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qhdwwh

简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8-5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清时院士在一次演讲中说过...现在我们叫做科学的东西是古希腊起源的,文艺复兴时代才开始成熟。文艺复兴时代成熟的科学有两个柱石,一个叫做实验,即通过科学实验去发现真理,这是科学的一个柱石;第二个是逻辑推理,即利用逻辑推理得到真理。
...通过实验来发现真理就要求你要把实验计划得很周到、很好,这个实验要可重复。意思就是不管什么人,只要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步骤、完全一样的条件,都应得出完全一样的结果,这叫做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这个可重复性要求对科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它让我们得出一大批真理。

数学是科学,它利用逻辑推理得到真理。也应该能通过科学实验去发现真理和验证真理。
我用逻辑推理得到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的下限数学表达式G2(X)>0.5X/(lnX)^2,X为≥10任何偶数,是以最简洁的数学式,阐明一个数学规律,证明了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科学能经得起任何验证,筛函数数学表达式表明只要适当选择筛函数的自变量N,X1,X2就可以验证一个区间的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比如我们有了10^23内的素数,适当选择筛函数的自变量N,X1,X2,就可以验证一个区间 [10^23,(2*10^23-252000)]的全部偶数哥猜均成立。这时,WHS筛的规模N=252000就完全可以了。可以说小规模的筛,可以验证很多,很大的偶数哥猜成立。这里N=252000,可以验证近二千万亿亿内偶数哥猜成立。
我在前面的帖子中,用N=252000的筛子,验证近二千万亿内偶数哥猜成立。
用N=252000的筛子,验证97位大偶数哥猜成立。见我2013年发帖,97位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验证   qhdwwh2013-7-30,
[原创]97位连续偶数中的9个(3组,每组3个连续偶数)偶数的素数对   qhdwwh2013-9-10 03:06 等。
依据筛函数数学表达式,只要适当选择筛函数的自变量N,X1,X2,用WHS筛法就可以验证任何一个自然数子区间的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总之,我用新思路和WHS筛法(新数学方法)证明和验证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点评

素数定理所能得到的只是近似值,用它来证明“哥猜”是办不到的!请你冷静思考吧!  发表于 2018-8-5 14:47
发表于 2018-8-5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你!大量的验证工作很辛苦!
发表于 2018-8-11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愚工688 于 2018-8-11 01:52 编辑

楼主对猜想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刻。但是,对你的下述论述中的一点,认为不妥:
对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规律研究的细化,【即一个个地看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没有规律,】但从总体上看,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有规律可询,可以找到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的下限,由此可以判定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对于【即一个个地看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没有规律,】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连续偶数的哥德巴赫分拆数也是有规律的,分拆数的波动是由偶数M所含有的奇素数因子(≤√(M-2) 所决定的。不含有奇素数因子的偶数或仅仅含有比较大素因子的偶数的分拆数则基本为一个小区域的素对下界。
偶数M所含有的奇素数因子可以用一个素因子系数k(m) 来表示,k(m) 的大小基本决定了素对数量的波动。
实例如下:
数值含义:
G(m)—— 素对数量真值;
inf( m )—— 单个偶数的素对下界计算值;
infS( m )—— 区域偶数的素对下界计算值;infS( m )=inf( m )/k(m). 区域素对下界计算值是呈现线性缓慢上升的。
k(m) —— 素因子系数;

G(30000000000) = 99039834;
inf( 30000000000)≈  98955146.43 , Δ≈,infS( 30000000000 )= 37108179.91 , k(m)= 2.66667

G(30000000002) = 44569004;
inf( 30000000002)≈  44529815.9 , Δ≈-0.00088,infS( 30000000002 )= 37108179.91 , k(m)= 1.2

G(30000000004) = 40697862;
inf( 30000000004)≈  40664825.71 , Δ≈-0.00081,infS( 30000000004 )= 37108179.91 , k(m)= 1.09585

G(30000000006) = 74283345;
inf( 30000000006)≈  74216359.84 , Δ≈-0.00090,infS( 30000000006 )= 37108179.91 , k(m)= 2

G(30000000008) = 42847341;
inf( 30000000008)≈  42809198.67 , Δ≈-0.00089,infS( 30000000008 )= 37108179.92 , k(m)= 1.15363

G(30000000010) = 49530006;
inf( 30000000010)≈  49484094.59 , Δ≈-0.00093,infS( 30000000010 )= 37108179.92 , k(m)= 1.33351

G(30000000012) = 74284135;
inf( 30000000012)≈  74216359.85 , Δ≈-0.00091,infS( 30000000012 )= 37108179.92 , k(m)= 2

G(30000000014) = 37144884;
inf( 30000000014)≈  37108179.93 , Δ≈-0.00099,infS( 30000000014 )= 37108179.92 , k(m)= 1

G(30000000016) = 46111907;
inf( 30000000016)≈  46065326.81 , Δ≈-0.00101,infS( 30000000016 )= 37108179.93 , k(m)= 1.24138

G(30000000018) = 74789280;
inf( 30000000018)≈  74721233.06 , Δ≈-0.00091,infS( 30000000018 )= 37108179.93 , k(m)= 2.01361

G(30000000020) = 49519865;
inf( 30000000020)≈  49477573.25 , Δ≈-0.00085,infS( 30000000020 )= 37108179.93 , k(m)= 1.33333

G(30000000022) = 37494662;
inf( 30000000022)≈  37454985.36 , Δ≈-0.00106,infS( 30000000022 )= 37108179.93 , k(m)= 1.00935

按照波动系数的大小的排列结果,(相同k(m)值则大的偶数在前),结果表法数相同的排列也完成了:
G(30000000000) = 99039834; k(m)= 2.66667
G(30000000018) = 74789280; k(m)= 2.01361
G(30000000012) = 74284135; k(m)= 2
G(30000000006) = 74283345; k(m)= 2
G(30000000010) = 49530006; k(m)= 1.33351
G(30000000020) = 49519865; k(m)= 1.33333
G(30000000016) = 46111907; k(m)= 1.24138
G(30000000002) = 44569004; k(m)= 1.2
G(30000000008) = 42847341; k(m)= 1.15363
G(30000000004) = 40697862; k(m)= 1.09585
G(30000000022) = 37494662; k(m)= 1.00935
G(30000000014) = 37144884; k(m)= 1

有个别偶数在 k(m)很接近的情况下,素对真值会有反常发生,毕竟下界计算值具有不同的相对误差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总的归纳起来,素因子系数是影响偶数的素对分拆数量波动的最主要的因素。
 楼主| 发表于 2018-8-11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生888@ 发表于 2018-8-5 08:53
祝贺你!大量的验证工作很辛苦!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8-8-11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工688 发表于 2018-8-11 01:49
楼主对猜想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刻。但是,对你的下述论述中的一点,认为不妥:
对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规律研究 ...

我同意你的看法:总的归纳起来,素因子系数是影响偶数的素对分拆数量波动的最主要的因素。
陈氏定理的系数Cx也是此意。
发表于 2018-8-11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qhdwwh 发表于 2018-8-11 08:23
我同意你的看法:总的归纳起来,素因子系数是影响偶数的素对分拆数量波动的最主要的因素。
陈氏定理的系 ...

我不知道与陈氏定理有什么关联之处。
陈氏定理的系数Cx是什么含义呢?
把一个偶数拆分的两个数割裂开分别讨论,实在是很愚蠢的方法。
陈氏定理研究的是{1+2},是一个素数与一个殆素数,这与猜想的{1+1},是不搭界的。

我研究的是偶数2A能够构成素对A±x 的自然数【0,A-3】中变量x值,而x值的多寡则与A中含有的素因子形成的素因子系数K(m)有关。
发表于 2018-8-12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qhdwwh 发表于 2018-8-5 00:02
朱清时院士在一次演讲中说过...现在我们叫做科学的东西是古希腊起源的,文艺复兴时代才开始成熟。文艺复兴 ...

数学是科学,它利用逻辑推理得到真理

您说的太对了,


您有说的“也应该能通过科学实验去发现真理和验证真理。”
欠妥,
既然若利用逻辑推理得到真理(理解为证明了),就不再需要验证,逻辑是这样的,但有兴趣验证部分玩玩,当作游戏,可以,验证一直进行下去,是不是有些浪费自己时间与生命啊。
用有限的时间,办点其他的事,更有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18-8-12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工688 发表于 2018-8-11 01:49
楼主对猜想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刻。但是,对你的下述论述中的一点,认为不妥:
对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规律研究 ...

按你提出的方法,请计算含64的小区域的表法数。
发表于 2018-8-1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证明?不用验证,有谁证明偶数1000哥猜成立!若不能,查查我的资料看看。
发表于 2018-8-1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证明?不用验证,有谁证明偶数1000哥猜成立!若不能,查查我的资料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5-6 00:06 , Processed in 0.0712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