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qhdwwh

简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4-6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hdwwh 于 2021-4-6 07:42 编辑

      WHS筛法中三筛法的思路是把已经确定的区间素数组的每个素数作为“1+1”中的前面“1,再在正确的位置上,把筛子上的全部素数和相关合数复制出来,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后面1”在在WHS图表上位置,这个行位置代表的是一个确定的偶数值,即该偶数找到了一个哥猜解,证明了该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经过这样多次复制,这个偶数区间的每一行都至少有一个1出现,我们确定,证明了该区间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以前人们提出用鸽笼原理(或称抽屉原理)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还有提出用对折法,对称法的。但只是猜想,无法具体应用。WHS筛法最大的优点是实用,能再现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过程,比如再现鸽笼原理,再现对折法来证明﹑验证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我在前面的发文中给出了100万附近99个连续偶数的哥德巴赫分拆数就是很好的实例。
        下面内容摘自维基百科:与不少数学猜想一样,数值上的验证也是哥德巴赫猜想的重要一环。1938年,尼尔斯·皮平(Nils Pipping)验证了所有10^5小于的偶数。1964年,M·L·斯坦恩和P·R·斯坦恩验证了小于10^7的偶数,1989年,A·格兰维尔将验证范围扩大到2*10^10,1993年,Matti K. Sinisalo验证了4*10^11以内的偶数。2000年,Jörg Richstein验证了4*10^14以内的偶数。至2012年2月为止,数学家已经验证了3.5*10^18以内的偶数在所有的验证中,没有发现偶数哥德巴赫猜想的反例。
       验证和证明关系密切,数值上的验证也是哥德巴赫猜想的重要一环。
       我在前面利用RSA-640密码中921个97位素数,证明﹑验证了97位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如果正常思维,不钻到牛角尖,那么证明﹑验证充分大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是明显能够做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内容摘自维基百科:
      使用布朗方法的最好结果是陈景润得到的。他在1973年发表了“1+2”的证明,其中对筛法作出了重大的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加权筛法。因此“1+2”也被称作是陈氏定理。现今数学家们普遍认为,陈景润使用的方法已经将筛法发挥到了极致,以筛法来证明最终的“1+1”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了。布朗方法似乎在最后的一步上停止了下来。如今数学界的主流意见认为:证明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还需要新的思路或者新的数学工具,或者在现有的方法上进行重大的改进,也有认为仅仅基于现有的方法上的改进无法证明偶数哥德巴赫猜想
       我认为数学界的主流意见是对的,证明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还需要新的思路或者新的数学工具。应运而生的WHS筛法是新的思路或者新的数学工具的具体体现。因为WHS筛法能够筛出自然数中的素数,也能筛出偶数由二个素数之和构成的部分或全部组合,能再现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客观规律,而这正是哥猜证明,验证的二个基本要素。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关键所在。
       本人认为,证明一个数学命题,如果思路正确,数学工具或数学方法正确,并且能通过实践验证。我们应该承认证明有效。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数学证明应该具备哲学思维能力,否则在证明与无穷大相关的问题上,人们会陷入不可知论的怪圈。或无意义的争论之中。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出现,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0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WHS筛法属于解析数论范畴,用WHS筛法        可以再现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客观规律。给出的全部数据都是正确的,并且可以扩展到人类已知的数字边界(边界可以不断扩展,甚至没有边界)比如充分大偶数的哥猜证明﹑验证,是经得起任何审查验证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WHS筛法做到了。
       希望中科院能提出宝贵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WHS筛法属于解析数论,双筛法用埃拉托斯特尼筛法原理和计算机函数一次筛出含252000个自然数区间内的全部素数,埃拉托斯特尼筛法原理符合逻辑推理,因此用该法筛出的素数是正确的。
       WHS筛法中的三筛法,四筛法,和序数和法同样符合逻辑推理,可以正确再现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客观规律。
       我们证明一个数学命题,首先必须逻辑推理正确,但是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应该创造一个新数学方法,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证明理论是正确的,能够用来证明命题。否则,就会陷入无休止的争议中。现在,我们已经见到了这样的现象。
       我用WHS筛法给出的全部数据都是正确的,并且可以扩展到人类已知的数字边界(边界可以不断扩展,甚至没有边界)比如充分大偶数的哥猜证明﹑验证,是经得起任何审查验证的。
       希望中科院能够参与充分大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验证,即使验证成立,这也只是一个成立例子,并不影响中科院以后的继续否定,因为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本人保证不会无理纠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1+2”被称为“陈氏定理”,并认为是“筛法发展的顶峰”. 世界数学界公认,用目前方法的改进是不可能证明猜想的。要想证明猜想,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数学思想.中科院的4位院士: 陈景润,王元,潘承洞,杨乐曾经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告诫人们不要试图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了,因为没有证明它的数学思想,在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不可能证明猜想。
       上面的说法是针对布朗筛法的,人们认为布朗筛法不能解决“1+1”。现在有些人认为筛法解析数论是坭潭,华罗庚与中国数论学派-全军覆灭。似乎哥德巴赫猜想真的不可证明了。
       我原创的WHS筛法彻底解决了“1+1”,WHS筛法用代码组合寻找素数的组合,用来证明﹑验证一般的大偶数哥猜成立数据正确,并且能够证明﹑验证充分大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我做过多次模拟验证,方法可行。且多次对中科院呼吁合作,但均无反响,这反映了对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问题,不是做不做得到,而是想不想做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7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网上有人认为筛法解析数论是坭潭,华罗庚与中国数论学派-全军覆灭。还有人持相反观点展开争论。说法多多,莫衷一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用实践的方法,来终结这样的争论。
我前面发文,提出用WHS筛法可以证明﹑验证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成立,如果中科院愿意,可以提出一些偶数,用WHS筛法(也可以用网上提出的其它方法)予以证明﹑验证哥猜成立。如果WHS筛法和其它方法给出的数据是正确的,唯一的,是否能说明筛法解析数论不是坭潭,数论学派还没有全军覆灭。
      这样做是否就能结束争论,哥德巴赫猜想是否成立就有定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8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世纪20年代,人们应用布朗筛法试图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从“9+9”证明到“1+2”。“1+2”被称为“陈氏定理”,并认为是“筛法发展的顶峰”. 世界数学界公认,用目前方法的改进是不可能证明猜想的。要想证明猜想,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数学思想.中科院的院士曾经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告诫人们不要试图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了,因为没有证明它的数学思想,在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不可能证明猜想。
       用布朗筛法证明不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但是用WHS筛法能够直接证明哥猜“1+1”成立。
       WHS筛法应用解析数论的原理(埃拉托斯特尼筛法原理),筛出自然数中的素数,将素数和相关合数构成等差数列且做成数学模型,这就是素数排列的客观规律。利用数学分析原理,将等差数列模型进行组合,又可以得到二个素数之和构成偶数的客观再现,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唯一的,正确的,给出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确定性,从而证明﹑验证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数学是在人类生存实践中产生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相连的。由逻辑思维产生的理论,必然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
       WHS筛法用实践,验证了用逻辑推理得到的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下限的数学表达式:G2(X)>0.5X/(lnX)^2,(式中,X为≥10偶数)是正确的。绝不会出现反例。
       数学方法正确,我们就可以认为用这个方法解决的一系列数学问题是正确的,否则我们就钻牛角尖了。进入无穷大的怪圈而不能自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0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统计最近14天我发表的简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再次申明我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验证10的1000次方大的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三篇发文的总浏览量如下:
      日期    浏览量  日期    浏览量  日期    浏览量
      4-26    1149    4-27    1044     4-28     459
      4-29    346      4-30    265       5-01     217
      5-02    238      5-03    316       5-04     223
      5-05    215      5-06    198       5-07     329
      5-08    1032    5-09    1043     
      4-26日以前,日平均浏览量约110(50日平均)4-26日后浏览量变化较大,甚至日浏览量超过1000。分析原因可能有集体进入(如大学数学系师生介入)。若是,会有人审核我给出的数据,如果发现有数据错误,敬请指出,本人表示万分感谢。因为,科学就是在不断的肯定和否定中发展的。

点评

我知道的是,我的帖子最高浏览量有达到300人次/天的时候,不知道是否有更高的时候,因为只有热度变了,我才留下记录。  发表于 2021-5-10 16:14
如果真如先生所言,那我提前向你祝贺。真有那么多?我的帖子自从上了热度排行榜,我就一直关注其变化,我起步时总浏览量还不如先生的,可是现在我的已经突破3万了,先生的问什么还在2.6万的地方。  发表于 2021-5-10 16: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0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qhdwwh 发表于 2021-5-10 09:23
统计最近14天我发表的简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再次申明我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验证10的1000 ...

这些数据,在本网站能查到吗?我看没有这么多人来!

点评

他的三个主题从20210510日21:20分至20210511日15:20分,浏览量622人次,再有6个小时才够一天。  发表于 2021-5-11 15:23
查到不查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帖子本身的内容能不能吸引观众,如果一个好的帖子,回头客还是比较多的。例如熊一兵先生发表的帖子,我总是会看的,第一时间。  发表于 2021-5-11 15: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0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截止2021年5月10日星期一三月廿九21:20分,浏览量26066,回复475,热度1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6-3 22:54 , Processed in 0.0986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