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197|回复: 291

发明加法计算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1=2)的成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2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加法计算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成功(2)
---发明加法计算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成功——即证明1+1=2的成功
[ 作者:江苏连云港中国当代科学智慧库 首席科学家 发明家 刘功勤]
[转贴自:中华文坛.点击数:176 更新时间:2005-6-16 ]

关于数和数论的解析是数学上不断地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数论的研究范畴都是在零和正整数的范围之内。关于这个课题的命题和研究,早在1742年德国的著名数学家哥德巴赫就提出了这样的猜想:任何一个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都等于两个奇数之和,后来人们把这个猜想命名为关于(1+1)的问题。在这里我们用这样的公式表示:n=X1+X2;n表示≥2的整数,X1和X2表示>0的整数。
从以上公式中我们可以分析出,X1和X2的取值范围可以是无穷尽的正整数,要求证X1+X2=1+1,就象在茫茫的数字海洋中捞取细小的两根针,解析起来十分复杂和艰难。1966年5月,中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先生在《数学通报》第17期上宣布,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证明出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均可表示为1个奇数与两个奇数的积之和的形式,简称为(1+2)的形式,我们在这里用这样的公式表示:n=X1+2X2;人们曾把(1+2)的形式,称之为“陈氏定理”。陈景润先生的这处不畏劳苦,认真钻研的精神,使我深感崇敬和欣佩,也正是他的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从1977年就开始了研究和论证哥德巴赫猜想至今,而我今天可以高兴地宣布:我用自己所发明的加法计算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获得了成功,即证明1+1=2的成功。
如图1,将两把刻有1-10cm刻度的直尺沿数字刻度上下对齐合并在一起,这样就组合成了一把加法计算尺。这就形成了两个上下对称的数轴,我们把数轴上的1确定为0-1线段的距离。

图1 加法计算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上尺)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尺)
从图1中我们重新确立零的定义:零是数字原点的数,它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它是一个特殊的数,即任何数的原点|0|=0;a/c(c≠0),任何数都必须从0开始。
因此,计算1+1时,将加法计算尺的上尺向右移动,使上尺的“0”与下尺的“1”对准,如图2,则上尺的“1”就自然对准了下尺的“2”,读作“1+1=2”。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上尺)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尺)
图2 1+1=2
水有源,树(数)有根,研究数论必须从0和1开始解析,由于本人发明的加法计算尺的上尺和下尺的数字距离相等,能够将0-10的距离准确地表示出来,所以用加法计算尺解析哥德巴赫猜想,即解析n=X1+X2,便可以将这片浩翰无际的数字海洋准确地缩小到了X1在(0,1]区间,X2在(1,2]区间。这样就极大地简化了n=X1+X2的求证运算的过程,把复杂繁多的数字运算变成了简单的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也是数论运算方式上的一大创新和进步。
n=X1+X2的命题如下:
已知:如图2所示,X1在(0,1]区间,X2在(1,2]区间,X1和X2>0是整数。
求证:n=X1+X2=1+1=2
证明:∵X1在(0,1]区间(图2所示)
∴0<X1≤1
∵X1>0是整数(已知条件)
∴X1=1(在0<X1≤1中,1是唯一的整数)
又∵X2在(1,2]区间(图2所示)
∴1<X2≤2
将以上不等式的两边各减去1得
0<X2≤1
∵X2>0是整数(已知条件)
∴X2=1(在0<X2≤1中,1是唯一的整数)
∴n=X1+X2=1+1=2
所以1742年哥德巴赫所提出的每个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奇数之和的猜想是正确的。即n=X1+X2=1+1=2。
下面我们再用此种方法证明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在1966年所确立的“陈氏定理”即n=X1+2X2

图3 1+2=3
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上尺)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尺)
如图3所示,将加法计算尺的上尺向右移动,使上尺的“0”对准下尺的“2”,上尺的“1”,便对准了下尺的“3”读作“1+2=3”。
n=X1+2X2的命题如下:
已知:如图3所示:X1在(0,2]区间,X2在(2,3]区间;X1和X2>0是整数。
求证:n=X1+2X2=1+2×1=3
证明:∵X1在(0,2]区间,(图3所示)
∵0<X1≤2
将以上不等式的两边各除以2得0<X1≤1
∵X1>0是整数(已知条件)
∴X1=1(在0<X1≤1中,1是唯一的整数)
又∵X2在(2,3]区间,(图3所示)
∴2<X2≤3
将以上不等式两边各减去2得
0<X2≤1
∵X2>0是整数(已知条件)
∴X2=1(在0<X2≤1中,1是唯一的整数)
∴n=X1+2X2=1+2×1=1+2=3
所以陈景润所论证的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均可以表示为1个奇数与两个奇数的积之和的形式是正确的。即n=X1+2X2=1+2×1=1+2=3。
现在我们把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全部过程用图4表示:
(令y=n)
y=x1(0,1]+x2(0,1]=1+1=2
y=x1(0,1]+2(x2(0,1])=1+2(1)=3

n=x1(0,1]+x2(0,1]=1+1=2
n=x1(0,1]+2(x2(0,1])=1+2(1)=3
图4略)
因此,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获得了成功。
综上所述,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成功,是数学范围内数论领域里的一项革命性的突破,为数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论基础。
发表于 2006-5-24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明加法计算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1=2)的成功

呜呼,天书也。
 楼主| 发表于 2006-5-27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明加法计算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1=2)的成功

现在我们把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全部过程用图4表示:
(令y=n)
y=x1(0,1]+x2(0,1]=1+1=2
y=x1(0,1]+2(x2(0,1])=1+2(1)=3

n=x1(0,1]+x2(0,1]=1+1=2
n=x1(0,1]+2(x2(0,1])=1+2(1)=3
图4略)

因此,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获得了成功。
综上所述,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成功,是数学范围内数论领域里的一项革命性的突破,为数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论基础。

发表于 2006-5-27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明加法计算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1=2)的成功

什么乱七八糟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6-11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明加法计算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1=2)的成功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成功,是数学范围内数论领域里的一项革命性的突破,为数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论基础。
发表于 2010-1-20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明加法计算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1=2)的成功

或许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数学道理。
发表于 2010-1-20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明加法计算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1=2)的成功

    请白新岭先生不要上当!
发表于 2010-1-2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明加法计算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1=2)的成功

刘功勤的说明(证明)使人看不到他的延续性!且没有小范围数据使人相信!计算尺有,需要分类和变换!
7  37  67  97  127  157  187  217  247  277.......
0  1   2   3   4    5    6    7    8    9    令素数为0,合数为1,就是下面尺:
0  0   0   0   0    0    1    1    1    0    再把这个尺倒过来,能求284素对!
0  1   1   1   0    0    0    0    0    0    数出0对0的个数,就是素数对个数
1              2    3                   4    四对,重复两个,实际2个!
这是一种计算,还有另外一种如下:
13  43   73......
91  61   31    若求284的素数对
13   43    73  103  133  163   193  223  253
0    0     0   0     1    0     0    0    1
-----------------------------------------------
0    0     0   0     0    1     1   0     0
271  241  211  181  151   121   91  61   31
数一下0对0是5对,即5个素数对.加上前面2个,共7对;偶数284共有素数对7个!
0+0是真正的计算尺的形式!
发表于 2010-1-2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明加法计算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1=2)的成功

【从图1中我们重新确立零的定义:零是数字原点的数,它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它是一个特殊的数,即任何数的原点|0|=0;a/c(c≠0),任何数都必须从0开始。】
   确立零進一
言简意明理道通·
放大缩小理不悖·
谓称母式不为过·
精见一唯全局显·
2010/01/21玉示。
发表于 2010-1-21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明加法计算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1=2)的成功

若非旷世高人,怎知和璧价连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4-25 17:03 , Processed in 0.0712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