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8332|回复: 910

科学家希望搞哥猜等要先学好基础数学,学好数论,不能拿斧锯去造航天飞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2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家希望搞哥猜等要先学好基础数学,学好数论,不能拿斧锯去造航天飞机
如果科学家们继续保持沉默,无异于让那些毫无学术价值的论证继续干扰科学家的研究,损坏新闻界的声誉,使更多的人走入歧途。
  说那些论证毫无学术价值是有充分根据的。杨乐教授解释说:我们看过的宣称已证明出这一难题的全部来稿,没有一处可取。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少作者连中学数学都没学好。中学数学是2000多年前的成果,微积分的出现也离我们300多年了。200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数学各分支有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极其丰富的成果。在这些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大批中外数学家成年累月地努力尚未解决的难题,如果可以靠加加减减和微积分去解决,那么近几百年的数学发展不是等于零吗?大批数学家的努力不是等于零吗?!这些人的做法好比手持弓箭参与海湾战争、手持斧锯去造航天飞机。
  科学家们还讲到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不久前,一位外地老同志退休后来到北京,跟潘承彪教授说他要搞哥德巴赫猜想。潘承彪劝他最好还是做点别的事,他却说“别的事不太好做”。青年数学家贾朝华说,许多人拿了论文来让他提意见找找错,一看文章,找错几乎变成了“找对”,有的竟连一处对的地方都找不到。
  杨乐教授最后说: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样的作者无论花多少时间,也绝对搞不出哥德巴赫猜想。如果有谁真的热爱这一“猜想”,首先要学好高等数学,认真钻研数论,掌握这个问题的重要文献,否则,就不要在这方面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和有限的精力了。
  这,也是目前中国数学界同仁的共识。
全文: http://edu.people.com.cn/GB/8216/71334/71338/4833856.html
是正确认识哥德巴赫猜想了的时候

温红彦

  2006年09月19日14:23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说起哥德巴赫猜想,恐怕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熟悉这个词,并会把它同数学家陈景润、同“1+1”、同“皇冠上的明珠”联系起来。
  自从1977年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问世后,神州大地不知有多少人向往着摘取那颗灿烂的“明珠”。十几年来,全国各地自称证明出哥德巴赫猜想的人数以千计,关于这种报道也时常见诸市井小报甚至一些大报名刊。但最后证实这些全是谬误。十几年来,光是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就收到约100麻袋这样的论文,但没有一篇论文正确。这种怪现象最近又有抬头之势。
  是正确认识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了。日前,中科院数学所特意邀请了北京十几家新闻单位,就此问题举行了记者招待会。数学所所长杨乐主持,王元、潘承彪等7位数学家参加。会上,著名数论专家王元教授介绍了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为什么要研究它?研究的难度有多大?其他专家也都谈了自己的看法,以求同新闻界、同热衷于“猜想”人们达成共识。
  (一)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中的一个古典难题,它可以表述为:凡大于等于4之偶数必为两个素数之和(“1+1”是它的简单表述,即一个素数加一个素数)。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这个现象后,由于无法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命题的正确性,故只能称之为猜想。他写信给当时瑞士大数学家欧拉,请他证明。欧拉一直到离开人世也没证出来,但他相信这个猜想是对的。从此,中外数学家们高擎火炬、辈辈相承地研究这个难题。
  本世纪以来,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证明出“9+9”;1956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3+3”;1957年,我国数学家王元证明出“2+3”;1962年,我国数学家潘承洞证明了“1+4”。到1966年,数学家陈景润证明的“1+2”在世界数学界引起轰动。“陈氏定理”的内容是:充分大的偶数可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这就是至今有关“猜想”证明的最好结果。
  哥德巴赫猜想不是一个弧立的数学问题。当年华罗庚教授倡导并组织研究这个难题,是有深邃的战略眼光的。因为它是带动解析数论、最终带动数学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果孤立地看待哥德巴赫猜想,或把它当做一个数学游戏,可以随便猜一猜,那就偏了。
  目前看来,“1+1”这颗灿烂的“明珠”并非距我们“一步之遥”,而仍在遥远的“天边”,在用今天最先进的“宇航工具”都不易到达的地方。当代中外研究数论的专家终不能使“猜想”变为“定理”,实在不是由于他们不思努力、不想摘那“皇冠上的明珠”。数学理论有一个由粗到精的逻辑严密化过程,要靠长期的积累,有时会长达数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曾与其兄潘承洞在数论方面一起做出重大贡献的数学家、北大教授潘承彪感慨地说,搞数论研究的人谁不想摘取那颗“明珠”啊,但那只是一种理想,按目前国际数学界的理论发展水平,看来在相当时期内是难以达到的。王元教授编辑了《哥德巴赫猜想》一书,汇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论文20篇。他在该书前言中写道:“可以确信,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有待于将来出现一个全新的数学观念”。
  这,已成为中国数学界同仁的共识。
  (二)
  这次记者招待会的举行,于科学家、于新闻界、于迷恋“猜想”的人们都是有益的。如果科学家们继续保持沉默,无异于让那些毫无学术价值的论证继续干扰科学家的研究,损坏新闻界的声誉,使更多的人走入歧途。
  说那些论证毫无学术价值是有充分根据的。杨乐教授解释说:我们看过的宣称已证明出这一难题的全部来稿,没有一处可取。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少作者连中学数学都没学好。中学数学是2000多年前的成果,微积分的出现也离我们300多年了。200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数学各分支有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极其丰富的成果。在这些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大批中外数学家成年累月地努力尚未解决的难题,如果可以靠加加减减和微积分去解决,那么近几百年的数学发展不是等于零吗?大批数学家的努力不是等于零吗?!这些人的做法好比手持弓箭参与海湾战争、手持斧锯去造航天飞机。
  科学家们还讲到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不久前,一位外地老同志退休后来到北京,跟潘承彪教授说他要搞哥德巴赫猜想。潘承彪劝他最好还是做点别的事,他却说“别的事不太好做”。青年数学家贾朝华说,许多人拿了论文来让他提意见找找错,一看文章,找错几乎变成了“找对”,有的竟连一处对的地方都找不到。
  杨乐教授最后说: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样的作者无论花多少时间,也绝对搞不出哥德巴赫猜想。如果有谁真的热爱这一“猜想”,首先要学好高等数学,认真钻研数论,掌握这个问题的重要文献,否则,就不要在这方面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和有限的精力了。
  这,也是目前中国数学界同仁的共识。
  但愿它还能成为真正热爱数学的朋友们的共识。
  (人民日报,1992.02.17)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http://edu.people.com.cn/GB/8216/71334/71338/4833856.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收起 理由
APB先生 -15 哥德巴赫问题长期解决不了,是因为愚昧长期.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3-12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希望搞哥猜等要先学好基础数学,学好数论,不能拿斧锯去造航天飞机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3>其他</a>转移过来的!

点评

由不等于这些余数以及它们的补数为条件,确定x值的余数条件,由中国余数定理及推广确定每个余数条件组合的x值,其中处于取值范围[0,A-3]中的x值,即使A±x成为素数对。这样x值的数量也可以用连乘式计算,误差不大。  发表于 2020-10-11 09:57
而在自然数区域[0,A-3]中,x除以素数2,3,…,n,…,r时余数同时满足不等于j2、j3及(3-j3)、…、jn及(n-jn)、…、jr及(r -jr)的数是必然存在的。(A除以素数2、3、5、7、…的余数记为j2、j3、j5、…、r)  发表于 2020-10-11 09:47
实际上任意偶数2A,分拆的两个整数,必然可以表为A±x,只要x除以√(2A)内的素数的余数不与A除以√(2A)内的素数的余数构成同、余关系,那么这样的x值必然使得A±x成为素数对。  发表于 2020-10-11 09:38
数学家对“哥德巴赫猜想”采用了错误的模式,什么“2+3”;“1+4”;“1+2”等等,把偶数分成的两个数分别进行讨论,以致长期不能走上正确的解答哥猜问题。  发表于 2020-10-11 09:30
发表于 2009-3-13 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希望搞哥猜等要先学好基础数学,学好数论,不能拿斧锯去造航天飞机

    “哥德巴赫猜想”对解析数论及其它数学分支的意义,咱不知道。
    单就“哥德巴赫猜想”自身来讲,
                                   ---- 确实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
    数学家把它神化了!
    ~~~~~~~~~~~~~~~~

点评

确实  发表于 2021-8-26 15:58
确实如此!  发表于 2020-10-11 10:04
发表于 2009-3-13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希望搞哥猜等要先学好基础数学,学好数论,不能拿斧锯去造航天飞机

[这个贴子最后由zhaojunjie在 2009/03/13 10:01am 第 3 次编辑]

    我们发现:
    1+2问题的全部内容其实应是:
    (10除外)任何不小于6的自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如:
    6=2+2×2,7=3+2×2,8=2+2×3,9=5+2×2=3+2×3,11=7+2×2=5+2×3=2+3×3,……
    这不过是陈氏定理(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与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中可表示为1+2形式的数的范围,由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扩大到(10除外)任何不小于6的自然数罢了。
    1+1问题的全部内容其实应是:
    (偶数里)任何不小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质数之和。如:
     4=2+2,6=3+3,8=3+5,10=3+7=5+5,12=5+7,……
    (奇数里)比一个奇质数大2的奇数(或奇质数)都是两个质数之和。如:
     5=2+3,7=2+5,9=2+7,13=2+11,15=2+13,19=2+17,21=2+19,……
    我们认为:
    只有解开自然数、偶数之谜、奇数之谜、质数之谜、才能解开合数之谜;只有解开质数之谜、合数之谜、掌握无限集合、无限等差数列、组合等知识后,才能解开1+2之谜。
    只有解开自然数之谜、偶数之谜、奇数之谜,才能解开质数之谜;只有解开质数之谜、掌握无限集合、无限等差数列、组合等知识后,才能解开1+1之谜。
    1+1、1+2其实是数论中两个不同的问题。

点评

说的有道理!我于2023年底做到了!  发表于 2023-12-31 15:12
发表于 2009-3-13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希望搞哥猜等要先学好基础数学,学好数论,不能拿斧锯去造航天飞机


           1992年3月17日写给人民日报总编辑的信8DE.
总编辑同志:9
   贵报2月17日第三版《是正确认识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了》一文的发表,我认为是无益的、有害的。!
   一.人类的认识固然是渐进的,但是肯定地认为目前对某一具体问题认识的不可能性,未必有什么科学根据,也未必有利。历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发明,非但事前没有预料到,当它成为现实之后人们还感到惊讶!只是在事后人们再去探究其认识产生的必然性的;怎样去认识尚未被人们揭示的自然规律?是从故纸堆中找答案?不!认识是人们有目的的实践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条件是人们创造的,且是为达到某一目的,才去实践去思维,才创造了条件。好比过河,正是人们为了过河才想到造船或建桥,如果坐待船或桥建好了才应该去想过河,那么河永远也过不去。t@.n~l
   二.科学家们阔谈科学问题,判定千人的论文“全是谬误”,却只字不谈真理标准问题。从文章看标准是有的,只不过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标准而是以专家们的“共识”为标准。历史证明:曾经有不少符合真理的认识在相当时期内被人们视为谬误。可见这样的标准是不太可靠的。c;w
   三.关于“新闻界的声誉”。新闻报道一定要真实,这是无可非议的,是否真实,它的影响不仅仅是新闻界的声誉。何为真实?比如报道某人提出了一个什么见解,只要确有其人且其人确实提出了这样一个见解,便是真实。如果要求这种见解非得正确才算真实,那就“偏了”,因为正确与否往往不是一锤定音就能解决的。从发展科学的角度,首先想到的应当是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怎么仅仅强调新闻界的声誉呢?(X%
   四.关于真理和谬误。一是真理标准问题,真理的标准是什么?当然不能以“共识”为标准,宣判式的结论亳无说服力。二是不要害怕谬误,有比较才能鉴别,有斗争才能发展,真理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这是符合辨证法的。这不是说要宣传谬误,而是要避免将正确的见解视为谬误而压制发表。只有允许争议科学才能更快地发展,只有通过争议真理才能更加放射出它的光芒。7WsR4|
   不难看出:文章所产生的效果只能是挫伤人们探讨自然科学的积极性,限制人们的思想交流,从而制约着科学的发展。yFY
   以上看法是否正确?清鉴!+&#35;3&#36;


点评

句句是真,句句没人听,奈何?  发表于 2023-12-31 15:18
说的有理有据,句句真言!  发表于 2022-12-26 17:23
发表于 2009-3-1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希望搞哥猜等要先学好基础数学,学好数论,不能拿斧锯去造航天飞机

     以科技精英、科学权威自居者,其言论竟是如此之不科学
            ——二评“是正确认识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了”
   文章讲:“十几年来,光是中科院数学所就收到约100麻袋这样的论文,但没有一篇论文正确。”又讲“说那些论文亳无学术价值是有充分根据的。”这么说这篇文章是一篇反驳的文章。
   那么,按照逻辑学的规则,看看什么是反驳?应当怎样进行反驳?反驳应遵循哪些规则?反驳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虚假性或对它的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反驳是论证的一种特殊形式。反驳同样应有论题、论据、论证方式或推理形式。由于对方的论证不外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因此,反驳可分为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和反驳论证方式。论证的所有规则均适用于反驳。
   对照上面的规则看文章,文章讲:“没有一篇论文正确。”假如人们问:是论题不成立呢还是论据足或是论证方式错误?文章根本就没有涉及这些内容,也就是根本就没有驳,更谈不上驳倒。别人没有被驳倒,自己倒犯了论证规则上的错误。如:“好比手持弓箭参与海湾战争、手持斧锯去造航天飞机。”论据既不真实也与论题不相干;“不少作者连中学数学都没学好。”犯了以人为据的错误。这些论据都推不出论题,犯了推不出的错误。“好比手持弓箭参与海湾战争、手持斧锯去造航天飞机。”看起来好象是在用类比推理,这里一是前提不真实,二是它与论题没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也就是没有可比性,犯了推理形式的错误。用文章自身的一句话“连一处对的地方都找不到”来概括是恰如其分的。以科技精英、科学权威自居者,其言论竟是如此之不科学。

点评

说道点子上了。那篇文章,跟着的论证更可笑,什么数学家的努力,数学的发展等于零,这那儿与那儿,纯粹胡诌。  发表于 2023-7-22 22:45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3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希望搞哥猜等要先学好基础数学,学好数论,不能拿斧锯去造航天飞机

             使本来就不很健全的科技体制雪上加霜
           ——三评“是正确认识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了”
     见到标题有人会问:你凭什么说“科技体制不很健全”?那么我会反问:
     一、如果各级科技管理、鉴定部门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对所辖范围内的科研成果报告能够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理鉴定,会有上百麻袋的论文直寄中科院吗?
     二、根据网络报道:河南省安阳市退休干部候绍胜的论文已经通过了地市、省两级科委的鉴定。中科院却仍不受理,这样的现象正常吗?
     三、根据网络讯息:国外有人想出高价买断广东省梅州市王来生的论文著作权,而国内却无人问津。这种现象不觉得奇怪吗?
     四、文章说:“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收到约100麻袋这样的论文,但没有一篇论文正确。”这么说,他们对送交的每一篇论文都给予了鉴定并下了肯定的结论。后来又有该院所的某研究员说:他们没有这样的权力,也没有这个能力。没有权力,意即没有责任。权力在谁?责任在谁?这么说你们都混混不清,这样的机构、体制能说健全吗?
     此前,对研究的讯息,报纸一般都还能作为新闻给予报道。自中科院数学所举行记者招待会之后,送交作为新闻报道的稿件,报社都不敢刊登发表了。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发表于 2009-3-1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希望搞哥猜等要先学好基础数学,学好数论,不能拿斧锯去造航天飞机

                      应当以国家利益为重
             ——四评“是正确认识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了”
     文章说:“中科院数学所收到约100麻袋这样的论文”。这其中不管有没有夸张,都确实是一个实际问题,不过,它只是反映人们对科技鉴定体制的不了解或是体制本身的不健全。仅此而已,解决起来也很简单。怎么牵扯到研究资格的问题?大谈什么解决这个问题有多难,谁有能力研究,谁没有能力研究,其中还夹带着不少含有讽刺性的语言。其目的用意是什么?定人们很是费解。结合后来网上时而警告恐吓,时而又说:业余爱好者即使解决了也没有什么意义。说穿了他们是把科学研究看作是他们的专利,看作是他们的一亩三分地。从利益角度来说,不能说对他们的利益没有损害,因为即使他们研究不出来,只要立了项就可以向国家拿项目经费。少了一个研究项目,就少了一个项目经费。而业余爱好者即使解决了,权威们不承认,也是枉费心机。
     作为业余爱好者,我可以把我们的目的、动机告诉专家们,我们本不敢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奢望,本来只是以此活动活动大脑,煅练和检验自己的思维能力。
     哥德巴赫猜想,三、四百年来无人解决,早已成了世界性难题。解决了它有多大意义,别的暂不能说,但至少可以把它看作是世界民族间的智力竞赛题。哪个民族解决了它,就如同那个民族在奥林匹克赛场上得了一块奖牌。希望大家都能站在民族利益的立场上,以民族利益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为本民族拿下这块奖牌而呐喊、而助威!
发表于 2009-3-13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希望搞哥猜等要先学好基础数学,学好数论,不能拿斧锯去造航天飞机

                      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读“是正确认识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了”一文想到的
   “是正确认识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了”一文,反映并传达了中科院数学所数学家们上述错误思想。十几年后,这篇文章又在网上发表,说明他们一直在坚持这种错误思想。 “希望大家都能站在民族利益的立场上,以民族利益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只是一种希望,对民族自尊心强、识大体明大义的人才能起作用。对于科学真理的态度问题,思想、政治、道德、舆论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法律则更是无能为力了。
   科技论文的鉴定者,他们往往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而且还是专业运动员,他们裁判的公平、公正性是有理由值得怀疑的。
   历史证明,不少符合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在短期内不被人们所认同。也就是说,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在认识上也要有一个过程。如果不通过质凝并允许人家释疑,而是暗中操作,一锤定音,则难免有错。
   为了及时有序地做好科技论文的鉴定,减少和尽可能避免科技论文鉴定中认识上的失误,克服人为的因为个人利益得失、观念态度而造成对鉴定的影响,应当进行科技鉴定体制的改革。改革的内容建议如下:
   一、健全各级科技鉴定机构,建立健全的鉴定制度。对报送提供鉴定的稿件,应限时作出应答。
   二、适当收取鉴定费。主要目的在于减少作者投送稿件的盲目性,提高可靠性。
   三、鉴定中认为论文错误的,应具体指出错误之所在,并实行实名制,以示负责。再跟作者进行网上交流,以克服或减少误‘判’。
   四、对无法作出鉴定和鉴定中指不出明显错误的论文,应限期报送上一级机构鉴定。
   五、为提高鉴定的公开、公平、公正性,鉴定中指出的错误,以实名制公布于网上很有必要,并留有供作者释疑、答辩的空间。此点应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加以实施。
发表于 2009-3-13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希望搞哥猜等要先学好基础数学,学好数论,不能拿斧锯去造航天飞机


   我在新华网上就:谏言“总理”(二)--文艺明星高身价、科技人员多尷尬!的主贴中回贴:
   产生“文艺明星高身价、科技人员多尷尬!”的现象有多种原因。如:文艺作品,特別是‘下里巴人’,百姓可以品评;而科技论文,百姓无法品评。
   我在这里要特別指出的是:文艺明星相互吹捧,而科技人员则互相打压!
   说相互吹捧,有电视中的“艺术人生”为铁证。
   说互相打压,有人民日报的“是正确认识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了”为铁证。
   一个是相互吹捧,一个是互相打压,其反差之大还不明显吗?

点评

jxh1943先生以理服人,为您点赞!  发表于 2023-12-31 15:3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4-26 06:12 , Processed in 0.1025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