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5|回复: 0

“数学新力量 奋进正青春”---系列(十二)李时璋:站在学术前沿,做真正满意的工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3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学新力量 奋进正青春”---系列(十二)李时璋:站在学术前沿,做真正满意的工作

来源: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023-11-30 17:19 发表于北京

编者按:我们在寻找数学强国的建设者,那是一群活跃在国际数学舞台的新青年。他们始于兴趣、成于坚持,如今又忠于责任与担当。他们学成归国,以拳拳之心钻研投入,于是选择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作为事业新起点。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们有过暗夜里的迷茫和挫败,也有过漫长的深思与不解。但他们说,不是看到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了,就会有希望。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绝对的表达,让儿时的李时璋第一次对数学着迷。后来,持续的深入研究,快乐则来自于探索谜题。

2022 年,李时璋选择来到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简称数学院)工作,成为完全独立的数学研究人员。

“这里只要求你不断地站在学术前沿,做前沿的研究,没有非常强的KPI考核,对于年轻人来说,做什么研究是非常自由的,每个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李时璋说,这里是做数学研究的理想之地。

谈及选择数学专业,李时璋形容为“无知无畏”。他真正对数学感兴趣是在大学期间,“与高中相比,大学时的数学,需要更加认真地学习才能掌握。”在李时璋看来,尽管需要加倍努力,但学习起来并不枯燥,这使得他在考试的时候都能取得较高的分数。数学,是他最擅长的学科。

事实上,一开始家人并不支持他选择数学专业,“他们觉得数学没有用,但其实他们并不了解学了数学之后将来能做什么。”李时璋说。但喜欢,便义无反顾。

李时璋被浙江大学第一批求是数学班录取。大学里,他与几名同学组成了“自习团”,每天晚上组团上自习,每周轮流“占座”。大二时,李时璋开始看英文教材,对他来说,一些英文教材很有趣,吸引他深入了解学习数学。

“本科阶段主要是打好基础。”本科毕业,李时璋前往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开始真正的数学研究之路。

“有时候我比较没有主见,别人告诉我做什么,我做的时候也觉得挺有意思,不抵触,就觉得挺好,在还没有选定方向的时候,其实做什么都无所谓。”在哥伦比亚大学,李时璋遇到了对他影响深远的导师。

李时璋的导师 Aise Johan de Jong 是一位长期定居美国的荷兰人,在李时璋“刚入行”时,引导他找到合适的题目,但导师给出的问题通常并不“主流”和热门。

“我一开始有一些疑惑,我担心别人不关心这个问题。但导师就经常跟我说不需要关注别人关不关心,只要自己觉得有意思就行,最后我发现导师确实是对的。”李时璋说,他的博士论文就是如此,当时从他的视角和关注度而言,它并不是大众很热门的题目,并且很难,“一开始我没能做出来的时候,我会觉得这个问题如果做出来,应该很有意思。当成功解决问题后,跳出原先问题的框架,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觉得问题其实很简单。”

李时璋喜欢挑战,挑战背后,凝结着他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以及解题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思考。成功解决问题后,他便掌握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后来,李时璋渐渐意识到,做不出来一个很难的问题,是非常正常的,“可能最好的方法是同时思考几个问题,可以来回切换。”

李时璋每周要与导师见一次面,聊天的内容,不仅局限于学术问题,“有时候做不下去的时候,心里非常郁闷,跟导师聊一聊就会好很多,有一种每周见一次心理医生的感觉。”

李时璋性格外向,喜欢主动找别人聊天。从博士后阶段与合作导师合作开展研究开始,李时璋发现了“合作”的乐趣。

在不同场合和会议交流中,李时璋找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他们每周一次线上交流。这对李时璋的研究帮助非常大。

李时璋很享受交流合作的过程,“如果只是自己思考,很容易走进死胡同。跟别人交流,有时候可以受到合作者的启发;另外,有些他们了解一些我不是很懂的方向,他们解释时,我可以学得比较快。”这为他真正独立做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时璋的主要研究内容为 p 进几何,特别是 p 进 Hodge 理论,既着眼于 p 进上同调理论的发展,也致力于寻找有意思的例子。

来到数学院,成为完全独立的科研人员,李时璋很顺利地度过了这个过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一年里,李时璋的研究内容包括带系数棱镜上同调的Frobenius算子的高度变化、p进刚解析簇上的一般庞加莱对偶、以及有限平坦交换群概型的分类空间的上同调的结构。

“这里只要求你不断地站在学术前沿,做前沿的研究,没有非常强的KPI考核,对于年轻人来说,做什么研究好像是非常自由的,每个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李时璋说。

唯一打消李时璋积极性的是写论文,“整个过程非常磨人”。李时璋笑着说。

数学之外,李时璋喜欢看电影,他最常去的地方是中国电影资料馆,找寻一些老电影,偶尔也跟着同事爬爬山。

“我希望能做真正能让自己非常满意的工作。”多年前,李时璋听过两个让他激动的学术报告,一个来自华人学者恽之玮,一个来自他博士后的合作导师。“哪怕你不是内行,也能听懂他们工作的大概情况,不只是听上去‘高大上’,而是的确解决了一些问题。”

李时璋说,尽管现在看来,这个目标还有些可望不可及,“但我希望以后能做出那种水平的工作,那我就会非常满意了。”

来源: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4-29 01:33 , Processed in 0.0634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