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5|回复: 0

大师面对面|2023 新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沈维孝:“微笑”数学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9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师面对面|2023 新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沈维孝:“微笑”数学家

来源:复旦大数院帝国、上观新闻

上海数学中心第一个全职首席教授



“有一种数学家,下棋也很缜密,我是属于另一种,下棋一塌糊涂。”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沈维孝说完,自己也笑了。

48 岁的沈维孝爱笑,再加上名字与“微笑”谐音,他在学生中有个昵称:“微笑”老师。

自信的微笑

学习数学,兴趣和天赋哪个重要?沈维孝的回答是,两者缺一不可。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沈维孝,5 岁读书,16 岁上大学,参加初中和高中数学联赛,分别拿过安徽省一等奖。那时没有什么培训班,数学老师从城里给他带回一本辅导书,他不仅能看懂,还觉得有意思。

沈维孝主要研究“动力系统”。这一研究大自然进化的数学理论,上世纪初由法国数学家庞加莱开创。“这个词语在英文里其实是‘动态系统’,系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误差也会逐渐变大,这是对概率的一种预测。天气预报就是动力系统研究的典型案例,‘三体’也是一个动力系统。现代动力系统理论关心的是以‘蝴蝶效应’为代表的混沌现象产生的机制。”沈维孝说。

他与合作者证明的实 Fatou 猜想,被菲尔茨奖获得者斯梅尔誉为“21 世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之一”。2009 年,他以历届最年轻获奖者身份获中国数学会陈省身数学奖,在 2014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作邀请报告。

国际公认的“数学四大顶刊”,年均合计仅刊载 150 篇左右论文,而沈维孝已发表 9 篇,数量之多,堪称鲜见。

“我是一位传统的数学家,一张纸一支笔就够了。”沈维孝说,有时思路来了,正好到了饭点,饿着肚子也要把题解完;有时走在路上也会思考,“可以说,思考无处不在”。

当被问及人工智能对于数学家的挑战,沈维孝直言,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让人震惊,比如同样解一道分解质因数的题目,相比高中生思路更开拓,如果真的能辅助数学的基础研究,对于数学家而言不单是挑战,而是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究竟能否解决数学的重要问题还不甚清楚,但目前由于算力不够,应该还在初级阶段。

对于沈维孝而言,数学家是最适合的工作吗?他的回答是:“之一。我在高中时并不偏科,文理皆佳,如果学了其他专业,也许也能学好。”说这话时,他的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

“这里可能有着全世界最宽松的研究环境,可以专注地研究数学。”当他离开新加坡国立大学回国发展时,有过不少“选择项”,最终成为上海数学中心第一个全职首席教授。

亲和的微笑

复旦大学 2022 届数学科学学院本科毕业生黄大洲,第一时间在朋友圈转发了沈维孝当选院士的消息,并附言:本科最爱的一门课和最喜欢的微笑老师。毕业时,正好随机分到沈维孝为他拨穗,为此他曾连用三个“超级”来形容自己的幸运。

沈维孝曾被评为学校 2020 届本(专)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他为本科生选编了一本全英文简明扼要的课程讲义,突出重点和难点。



“我们数学系的老师,上课时大都喜欢用粉笔板书,这是我们特意要慢下来,为的是让学生跟着一起思考,把学习数学的思维教给学生。”沈维孝说。

独立思考比接收知识更重要,带着亲和微笑的他喜欢把习题课上成讨论课,让同学在黑板上讲解,因为独自站上讲台,就是一个思考和整理的过程。

现在学习数学的人究竟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上大学时,世界范围内数学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突破,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学数学。直到 2001 年,俄罗斯的天才数学家佩雷尔曼证明了庞加莱猜想,数学逐渐受到关注。现在,更是成了一个热门专业,我们学院一年要招收约 200 位研究生,但大部分不是为纯数学而来。”沈维孝说,学习数学的基数大了,不是件坏事,但年纪轻轻不宜太功利,每个人应该做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好。

淡定的微笑

沈维孝曾和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开玩笑,给本科生上课,可以清晰感觉到自己还“活着”,因为手头的研究可能长时间没有什么进展,而教书育人则实实在在。

长时间是一个什么概念?“有一个问题我努力了 20 多年,至今没解出来,能试的方法都试了,最近只能暂时放一放了。”沈维孝说,在和数学打交道的 30 多年中,其实大多数时候感受到的是挫败感,“有好几次,我梦见自己解出了题,醒来后只记得那种兴奋的感觉,但怎么也想不起梦中解题的方法”。

不同于技术工艺可以逐步改善,数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如果不能实现 100% 的完成度,就不算解决。但基础研究的时间维度也可以拉到很长,不像一些工程有严格时间节点。“有些问题暂时没有思路就放一放,一旦有了新的想法我会重新捡起来。”沈维孝说。   

如果顺利解出了数学题,会怎样?“也就兴奋个 5 分钟吧,然后着手写论文,数学家也需要激励,那就是来自同行评议。”

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会带来更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听上去有些孤独,但内在是丰盈的。也正因为此,沈维孝很享受这个过程。

对于他来说,有一间宽敞的办公室,有一块大大的黑板,足矣。“我坐不住的,最多一个小时,就要在办公室四处走动。黑板是最重要的,因为站在黑板前写写数学公式,我的思维会更活跃。”

带着淡定的笑容,沈维孝自嘲“除了数学,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爱好”。他是个生活上追求简单的人,妻子买什么穿什么,对两个孩子亦没有什么高要求,“他们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沈维孝简介:

1975 年生,安徽池州人。1995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 年在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2009 年中国数学会陈省身数学奖获得者,2014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报告人,2021 年科学探索奖获得者,2023 年入选新基石研究员。

上海青少年科创 2023-11-27 15:04 发表于上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4-28 05:40 , Processed in 0.0771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