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8|回复: 0

数学院“人和事”系列——第一位走上剑桥讲坛开课的中国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学院“人和事”系列——第一位走上剑桥讲坛开课的中国人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022-05-12 11:14



       1931 年,他从燕京大学考入清华大学;

  1936 年,他放弃到美国学习天文的“美庚款”名额,考取了“英庚款”名额,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自己真正喜爱的数学专业;

  1938 年,他在著名统计物理学家福勒(R.H.Fowler)指导下,仅用两年时间就获得博士学位。

  1938 年底,他在丹麦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短暂工作的表现受到尼·波尔(N.Bohr)的高度评价:“显示了很高的科学才能和人品……在处理新的复杂的数学方法上表现出十分不平常的水平。”

  1939 年秋天,他回国任教,那时的他年仅 24 岁,是中央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1946 年,在狄拉克的支持下,他成为第一位走上剑桥讲坛开课的中国人。

  他叫张宗燧,是我国著名的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家。  

  张宗燧出生于 1915 年 6 月 1 日,祖籍浙江省杭州市。在上海育才中学读书时,他就对数学和物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特别喜爱解难题,题越难他越要找出巧妙的解法。从那时起,张宗燧就展现出他的数学才能和对科学研究的崇高信念。在他的心中,科学是至高无上的,从事科学研究是他未来人生乃至生命的支撑点。

  1948 年秋天,已经在国际理论物理学界享有相当知名度的张宗燧决定回国,到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到北大任教后,他讲授原子核物理和热学两门课,授课之余,仍然努力进行研究工作。这时的他已经意识到,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有责任培养好年轻人,不仅要把课教好,还要指导年轻人做研究,氢弹之父于敏是他的第一个研究生。由于张宗燧酷爱研究数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所以非常希望能进中科院数学所筹备处,参加应用数学方面的研究。1951年,他如愿成为数学所的合聘研究员。

  1952 年张宗燧调到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教学工作,4 年后经华罗庚的大力支持,于 1956 年底调入中科学数学所,任一级研究员、理论物理研究室主任。1957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

  调到数学所后,张宗燧有了安心做研究的条件,但同时也因为前几年没能全身心投入研究,研究进展落后于国际发展,深感压力。他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加倍努力工作。在数学所期间,张宗燧共发表了 20 余篇论文,在微扰展开的解析性和色散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他并不满足这个成绩,他的目标是做出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

  此时的张宗燧已经 40 多岁了,他意识到受身体条件所限,要达到这样的高目标,必须培养出高水平的年轻人才。为此,他在录取研究生时,要求很高。录取到成绩优秀的学生后,他会欣喜万分,加倍爱护及培养他们。戴元本是他 1958 年招来的研究生,1980 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66 年毕业的候伯宇和 1967 年毕业的朱重远两位都是我国在场论研究领域中的学科带头人。一直以来,张宗燧都把教课及开讨论班当作促进科研的重要方面。不论科研工作多忙,时间再紧,他总是把讲好课当作自己的职责。当年他与胡宁、朱洪元联合举办的讨论班为培养新的一代场论及粒子物理理论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少人回忆起那段时间的讨论班,都感到获益匪浅。

  张宗燧做学问十分严谨。他特别喜欢严格的数学推导,他常说,那么复杂的物质世界,在理论物理学家的笔下,可以用非常简洁的数学表达式描述出来,真是迷人。他佩服狄拉克(Dirac)所给出的 Dirac 方程把量子力学的运动规律描述得那么漂亮。能够做这样的研究是一种最大的享受,对科学的兴趣成为驱动他人生前进的最重要动力。

  张宗燧不善于讲大道理,所以很少能听到他谈及他的研究经验,只是在日常的接触中,可以得到一些感受。在研究中,他始终对自己设立高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他认为要比就要与国际一流的水平比。他常说要在“悠哉悠哉”的心情下做研究,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要刻苦工作,而是说不要急功近利,患得患失,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只有在抛弃杂念的平和心态下,才能集中自己的精力把问题想深刻,做出好的工作来,达到高目标。除了高目标以外,张宗燧还十分用功,他相信“熟能生巧”这个简单的道理,所以他在做研究时,总是不厌其烦地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锻炼自己得到最巧的方法的本领。他认为脑子就像刀一样,只有不断地磨,才能好用。闲暇时,他喜欢下围棋和打桥牌,即便是在这些娱乐中,他也总是想创造新的叫牌法或新的打法,来运动自己的脑子,希望能够把自己脑子的潜力都“磨”出来。

  张宗燧是很爱国的,他有一颗很强的民族自尊心。上大学时,他就看不惯燕京大学中的一些“洋气”,所以坚决要转学到清华大学。在国外学习及工作期间,尽管他佩服那些理论物理大师,但他从来不崇洋媚外,而是下决心要向他们学习,然后再与他们较量一番。在他的心目中,中国人是有志气,也是很聪明的,他坚信中国人能在国际学术领域中做出一流水平的工作。在号召学习苏联的时候,他感到过去对苏联的科学研究了解太少,所以他努力学俄文,想多吸取些有用的知识,但是他看不惯盲目地“崇拜”苏联的做法。

  张宗燧一生共发表 50 余篇学术论文及两本专著。他一辈子爱做学问,爱人才,一辈子好逞强,盼望自己能与国际第一流水平做个较量,为中国人争气。也盼望多培养人才,让我们的民族涌现出更多的优秀的科学家,能在世界科学的发展中做出卓越的贡献。

  尽管他在失望中离开了人世,但他的才华和成就,他的可贵的民族自尊心,他的正直与善良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摘编自《中国现代数学家传》“张宗燧”,作者张宗烨)

来源: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4-25 21:29 , Processed in 0.0742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