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qhdwwh

再次申明我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2006年3月开始探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在09年登录数学中国论坛,发表过一些关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文章,zy1818sd先生给我提供了100个100位素数,我给出了连续6000个100位偶数的部分素数对,证明这些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不能登录了,
      我只好在2010年5月27日登录东陆论坛网站到2013年8月18日,三年多时间发表了多篇文章,浏览量达56445。后东陆论坛网站关闭。我在2013年7月23日重新登录数学中国论坛,到现在共发表了50篇文章,其中我的三篇发文:简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再次申明我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验证10的1000次方的大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截止6月24日早8时总浏览量达到96341。
      在4月25日20时浏览量为69553,至6月4日20时浏览量为89691, 40日内浏览量增加了20138,平均日浏览量达500左右。且浏览量的突然大增,突然大降现象明显,分析这可能是有大学的师生在参与。
      几年前,我曾经给我的同事演示过WHS筛法,我的同事是上世纪60年代清华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的,他检查后认为数据正确,后来评论说“你犹怀抱和氏璧耳。”看来真让说着了。不管你多么努力,有关部门不理不睬,像鸵鸟一样,只做没看见。
      虽然,我的文章发表了大量的有关素数和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有关数据,有达到15万以上的浏览量,诚恳表达了希望网友,中科院挑错或否定,但基本没有反响。我给出了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下限的数学表达式:G2(X)>0.5X/(lnX)^2,(式中,X为≥10偶数),以最简单的数学式表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WHS筛法以代数的方法解析自然数,可以无差错得到素数集合,可以得到偶数的哥猜解和哥德巴赫分拆数,证明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我多次承诺,只要中科院给出充分大数的素数组,我用WHS筛法,给出具体数据(在较短时间,以小时计)验证充分大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用WHS筛法可以验证陈氏定理成立,但是有瑕疵,因为分别按二个数学式计算,大约有36%的偶数“1+2”的计算值小于“1+1的计算值,显见这是有瑕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27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媒体对下面的文字转载和报道.               
      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了两个猜想,用略为修改过的语言,这两个猜想可表述如下:
        A:任何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2个奇素数之和,(即“”).
        B:任何一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3个奇素数之和.
      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1742年到1920年,除了用具体偶数验证猜想外,没有任何进展.这是研究猜想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扩大了对猜想的验证范围,大量验证工作说明猜想极有可能是成立的;但是并没有提出可能证明猜想的任何理论和方法。
1920年布朗改进了埃氏筛法,用于猜想的研究. 然后有许多人参与:…,1963年,王元、潘承洞、巴尔巴恩都证明了“1+4”.1965年阿·维诺格拉朵夫、布赫夕塔布与意大利数学家朋比尼证明了“1+3”. 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 他证明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数之和,其中一个是素数,另一个或为素数,或为两个素数的乘积. “1+2”被称为“陈氏定理”,并认为是“筛法发展的顶峰”. 世界数学界公认。
      用目前方法的改进是不可能证明猜想A的,要想证明猜想A,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数学思想.中科院的4位院士: 陈景润,王元,潘承洞,杨乐曾经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告诫人们不要试图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了,因为没有证明它的数学思想,在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不可能证明猜想A。
      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数学大会的演讲中,把哥德巴赫猜想看成是以往遗留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介绍给20世纪的数学家来解决. 1912年在剑桥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数学大会上,德国数学家兰岛在他的演说中,将猜想A作为素数论中四个未解决的难题之一加以推荐. 1921年,英国数学家哈代在歌本哈根召开的数学大会上说过,猜想A的困难程度是可以和任何没有解决的数学问题相比拟的. 因此,哥德巴赫猜想不仅是数论,也是整个数学中最著名与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上述就是第二研究阶段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可能证明猜想的理论和方法:这个理论始于“9+9”,终于“1+2”,但是数学界最终承认这个理论和方法与“1+1”完全绝缘,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事实充分说明,从1742年到现在根本没有找到证明猜想的正确数学思想,没有找到证明猜想的正确数学方法。由此可知,没有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不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根本原因。
      270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想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必须从寻找证明猜想的新的数学思想和新的数学方法开始,这是全世界数学界的共识。
      本人认为: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首先必须找到素数的生成规律,找到自然数中素数的集合的方法。并且,依此为基础找到偶数由二个素数之和构成的全部集合,并且可以以顺序排列,可以方便,容易找到偶数的至少一个哥猜解(按素数定理的定义能够证明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或者找到偶数的哥德巴赫分拆数(偶数的全部哥猜解集合)。那么哥德巴赫猜想成立就是必然的科学结论了。
       以逻辑推导得到的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下限数学表达式:G2(X)>0.5X/(lnX)^2,(式中,X为≥10偶数),以最简单的数学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WHS筛法以代数的方法解析自然数,可以无差错得到偶数素数集合(二个素数之和),可以得到偶数的哥猜解和哥德巴赫分拆数,证明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我多次承诺,只要中科院给出充分大数的素数组,我用WHS筛法,给出具体数据(在较短时间,以小时计)验证充分大偶数(是中科院提出的)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王元,陈景润,潘承洞,杨乐等著名数学家曾经预言在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时间内都不可能证明猜想。因为不知道证明它的数学思想。那么,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哪里?难道真的要等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吗?当然不会!新理论,新方法必须既符合此前已有的经典数学理论和方法,同时必须有新发现,和对新发现的理论概括,并且由此带来新的理论突破和新的方法突破。
      那么,全新的数学思想在哪里?全新的理论和方法突破在哪里?WHS筛法和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下限的数学表达式正是目前必须要回答而且已经回答的基本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逻辑推导得到的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下限数学表达式:G2(X)>0.5X/(lnX)^2,(式中,X为≥10偶数),以最简单的数学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数学式表明:任何X≥10的偶数,其哥德巴赫分拆数都大于0.5X/(lnX)^2数学式的计算值,即都有一个大于0的下限,这具有确定性,可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WHS筛法用数学解析的方法,可以筛出自然数中素数集合,可以按偶数顺序筛出偶数的哥德巴赫分拆数。如果按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定义,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用WHS筛法能够做到,即证明对该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分析G2(X)>0.5X/(lnX)^2数学式,当X值↑,f(x)=0.5X/(lnX)^2 ↑,当X值充分大时,如X=10^1000,f(x)=0.5X/(lnX)^2是一个比10^1000小几个数量级的数值,如果要筛出哥德巴赫分拆数的确定值,人类无法做到,但是要筛出一个或以上的素数对,用WHS筛法可以做到,且人们已经能够得到这样的素数组,筛出素数对过程并不复杂,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只要中科院愿意随时可以验证。
      我2006年3月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用3年多时间原创了WHS筛法,2009年4季度登录数学中国论坛,发表了一些文字,和网友进行交流,比如zy1818sd先生提供了100个100位数的素数,我用WHS筛法筛出6000个100位连续偶数的素数对,验证了这些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当然,对于跨世纪,世界数学难题的解决,是非常严肃的问题,要经过极为严格的审查,这完全可以理解。
对数学研究问题,只要数学思想正确,能找到正确数学方法,看似无法解决的难题,一下豁然开朗,突然就找到找对方法解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有多人提出了各种筛法,声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实际仍停留在抽象思维层面,是纸上谈兵,不能实际应用。WHS筛法从单纯的抽象思维层面,上升到应用层面,即应用数学层面,用新的数学方法(实用的数学方法)用数据说话,证明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的命题成立。这种数学方法给出的答案具有确定性,唯一性,有非常高的效率。人们会惊叹一个世界性的跨世纪的数学难题能这样简单,无争议地解决。
      让人不解的是,这样简单可行的事却做不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WHS筛法,我们可以验证证明符合哥德巴赫猜想命题的偶数,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成立。因为我们用WHS筛法可以方便找到任何偶数的哥猜解和哥德巴赫分拆数,科学用数据说话,数据能解答科学上的争议,也能消除任何科学争议。
      中科院提出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要加上充分大,WHS筛法可以解决这一类问题,这只要实际验证一下,就可以了。
      但是,中科院态度明确:中国科学院已声明不会审理来自科学共同体之外的任何自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文章。因此,中科院对在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做过研究的人关闭了大门。现在,人们只能在互联网上发表文章以留下印记,证明自己做过这样的事情,聊以自慰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3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景润用加权筛法“1+2”已经将筛法发挥到了极致。布朗方法在最后的一步上停止了下来。如今数学界的主流意见认为:证明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还需要新的思路或者新的数学工具。
      WHS筛法就是新的思路和新的数学方法和工具。以逻辑推导得到的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下限数学表达式:G2(X)>0.5X/(lnX)^2,(式中,X为≥10偶数),给出了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严格大于0的下限数学式,这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新思路,以最简单的数学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用WHS筛法,还可以在图表上(可以无穷大),正确表示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部分解和哥德巴赫分拆数(全部解)的代码,这些代码可以还原出相应的素数值。

      这样,我们不但以逻辑推导得到的数学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同时还可以用
WHS筛法证明﹑验证偶数能够表示为二个素数之和。用正确的思路和正确的数学方法摘
取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德巴赫猜想成立是后来者站在科学巨人的肩膀上摘取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这个科学巨人的肩膀就是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它为我们提供了筛出自然数中的素数集合,和偶数按顺序排列的哥猜解或哥德巴赫分拆数的可能性。其效率之高,数据之正确让人瞠目。
      没有计算机,只凭人力,要做这样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证明前200年没有什么进展,有了计算机技术,有了WHS筛法,哥德巴赫猜想的偶数猜想和奇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才能无争议地被人们承认。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8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数学问题,用数学式给不出确定性的答案。因此,有数学家提出数学:确定性的丧失。
      比如,不能用数学式计算出自然数x内素数的数量,也计算不出偶数N的哥德巴赫分拆数的值。但是我们可用一个数学方法得到自然数N内素数的数量,和素数的数值,也能得到偶数N的哥德巴赫分拆数的值,和素数对的具体构成。给出≥10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二个素数之和的答案,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这个能给出自然数N内素数的数量,和素数的数值,也能得到偶数N的哥德巴赫分拆数的值的数学方法,就是我原创的WHS筛法。
      WHS筛法能给出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确定性,证明﹑验证哥德巴赫偶数和奇数的猜想成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9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穷大是个概念,可以意会。无法说清,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无法统一。因此数学界又提出充分大,中科院提出,研究哥猜要加上充分大才行,这个充分大是10的1000多次方。
       WHS筛法能给出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确定性,即使是10的1000多次方的充分大的偶数,也能给出表示成二个素数之和的实例,验证﹑证明这么大的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但是中科院不想做,不愿做这样的事,好事难成。
       WHS筛法是个非常好的数学工具,实用﹑简单﹑正确,在数论学研究上很有用。扩展WHS筛法的应用,可以解决一些数学难题,我在10多年的探索中,做了一些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是一门与实践联系紧密 的古老学科。
      我原创的WHS筛法是个非常好的数学工具,实用﹑简单﹑正确,在数论学研究上很有用。可以用来筛出自然数中的素数,也能将这些素数排列在一个平面上的二维图表上(可以无穷大)。图表的每一行对应一个确定的偶数值,图表上每一列数对应一个确定的素数和其它素数或合数组合的全部结果,如代码为1,则表明是一个哥猜解(该行对应的确定偶数值),如代码为0则表明不是哥猜解。计算该行的和,即为该偶数的哥德巴赫分拆数。我们称这个图表为WHS哥猜图表。
      明显可见偶数的哥猜解都能表示在WHS哥猜图表上。
      这是用一个新的数学方法将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解(部分或全部)表示在WHS哥猜图表上。这个图表在二个维度上可以无穷大,用来释疑:即使对无穷大的数也能验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这是数学问题和实践紧密联系的实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8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1965年五年制本科(工科)毕业,有40年工作经历,八十年代获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我的经历让我有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想做而做不成的事”的观念和自信。
      2006年春,一个偶然机会我和哥德巴赫猜想有了交集,从而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十五年多,开始用了三年的时间研究素数在自然数中分布的规律,即如何确定素数,因为由素数构成的合数有规律,在一个自然数区间,去掉全部合数,剩余的即为素数,我原创了WHS筛法中的素数位置双筛法,后来,又原创了三筛法﹑四筛法﹑序数和法,这样就系列构成了WHS筛法。
      WHS筛法为位置和筛法,其中W为位字汉语拼音的字头,H为和的字头,S为筛的字头(包括双筛法,三筛法,四筛法的含义)。
       总之用WHS筛法,可以筛出自然数中的素数,也可以筛出≥10的偶数的哥猜解(二个素数之和)和哥德巴赫分拆数(偶数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全部解)。
       以逻辑推导得到的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下限数学表达式:G2(X)>0.5X/(lnX)^2,(式中,X为≥10偶数),给出了偶数哥德巴赫分拆数严格大于0的下限数学式,以最简单的数学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实践证明G2(X)>0.5X/(lnX)^2的计算结果,优于陈氏定理P,(1,2)≥0.67xCx/(logx)^2,的计算结果。
       ∵WHS筛法能给出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部分或全部﹑正确的答案。
       ∴ 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6-26 15:2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