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88|回复: 11

[转帖]转方先生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方舟子:不应鼓励伪科学妄想  

2011年02月11日 07:33:35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3版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方舟子专栏
  春节前夕我参加一个选秀特别节目的录制,作为特邀评委评点一些“民间发明家”的发明。严格地说,拿到现场展示的东西有的很难称得上发明,甚至连个产品模型都没有,只是一套妄想。例如有一位初中文化程度的下岗工人就只带了几张草图,声称他已推翻了现有的物理学,创建了一套全新的物理学,据此能造出没有轮子的汽车,甚至是长生不老药,将会获得诺贝尔奖。这种大话大概没有人会相信,但是几位来自娱乐界的评委却很赞赏此人勇于探索,挑战权威的精神,给了他最大的红包。
  这种人有人称之为“民间科学家”,但我觉得称为“伪科学妄想家”更为合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或者虽然也受过高等教育但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训练,却认为自己做出了最为重大的科学发现,无法获得科学界的认可。连该专业的学生都能找出其漏洞,但他们认为是受到学术权威的打压,以当代哥白尼、伽利略自居,到处推销自己。他们推销的劲头其实远远超过了其“探索”的劲头,可能只是花几天、几个月时间灵机一动做出了“发现”,然后就用一生的时间去推销,坚信自己的成就总有一天会获得公认。因为痴迷于其中难以自拔,个人生活往往过得很艰难。
  娱乐界人士也许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人,觉得很新鲜。我则从大学本科时候起就不断地见识到这种人,算下来没有上百也有好几十位了。以前是经常在国内名牌大学的校园内、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门口、门槛较低的学术会议的听众席中见到这些人的身影,现在则总能在网络论坛(特别是那些与科学有关的论坛)见到他们铺天盖地的帖子。我也不时地收到这些人寄来的稿件,抱怨由于国内学术腐败导致他们的成果被埋没,希望我为他们伸张正义。曾经还有一位希望和我合作,请我把他的论文翻译成英文发表,以后如果得了诺贝尔奖,奖金可与我平分。
  心理学界认为这类自认是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的人得了“夸大妄想症”,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这种人当然并非中国才有,国外也有得是。但中国这种人数量之多,为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中国为何盛产伪科学妄想家?我以前曾分析过,认为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传统因素。中国古代并无科学传统,只有技术传统。科学与技术在思想、方法、内涵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在中国二者常常被相提并论,混为一谈。搞技术发明有时是靠经验积累和灵机一动就能做到的,使有些人误以为做科学研究也可以走这条捷径。第二是文化因素。中国历来没有“专业性”观念,欣赏全才、通才,不重视乃至鄙视专业人才,以为只要悟“道”,就可以融会贯通,什么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什么领域都可以去坐而论道。这种文化背景导致了许多人在科学问题上也好高骛远、夸夸其谈。第三是政治因素。大跃进、文革时对专家、权威的鄙视达到了顶点,无限夸大劳动群众的创造性,至今流毒不浅。文革刚结束时号召全民“攻关”、“向科学进军”,把科学研究当成了群众运动。随着陈景润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全国各地也出现了成千上万个陈景润的继承者。第四是经济因素。在科技产业化的刺激下,连专业的科研人员都在用浮夸虚假的成果去捞钱,许多伪科学妄想家也跟着梦想用妄想出来的科技成果发财,有意无意地骗钱。
  其实还有一个媒体因素。在国内媒体上经常能见到关于这些“民间高人”的报道: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律、三等分角,推翻了相对论、进化论、万有引力理论,发明了永动机、飞碟飞行器……电视节目也会请这些人去露一下脸。不管媒体对他们是抱着什么态度,是鼓励、同情、打抱不平、猎奇还是娱乐,都让他们满足了被关注的欲望,实质上都是在促使他们越陷越深,加深其妄想。我相信那位拿了红包的“诺贝尔哥”是不会从此就听人劝告好好过日子的,而只会把上电视拿红包作为对他的某种肯定,更痴迷地推销自己。所以我当时说这是在害人,而不是在救人。以前我还跟几位伪科学妄想家有过争论,本意是不希望别人受误导,倒不是想改变他们的立场(他们不可能被改变)。后来才觉得,无视他们才是人道的做法。
        (知名科普作家)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欢迎您发表评论......  


以上为转摘
方先生的 太 片面,我们 不是 妄想 家, 不希望成……家
我们研究了几年?结论与中外专家是否有益 正确与否 方法是否可取 与他人有无挂柰?
请方先生能回答!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转方先生的

数理知识何其多,论坛专家唯见少,网友名列版首日,大可一览众山小
发表于 2011-2-26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转方先生的

哥德巴赫猜想是个规律
   我最新的研究表明:哥德巴赫猜想是个规律。规律只能被发现被设计的实验来验证但不能被证明。一切试图去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人注定要失败的!
   物理,全称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目前,物理学较成熟的重大理论有五种:牛顿力学、热力学、电磁学、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经过大量严格的实验验证的物理学规律被称为物理学定律。物理学理论通常以物理学定律表达出来。然而这些定律是否正确只能经过反复的实验来检验而不能被证明。总之物理学最显著的特征:物理学以动态作为研究对象,动态表现出来的是规律, 而规律只能被发现被设计的实验来验证但不能被证明。
   数学, 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纯粹数学(也叫基础数学),一类叫应用数学。代数、几何、微积分、概率论知识,都属于纯粹数学。数学有3个最显著的特征: 高度的抽象性、体系的严谨性、广泛的应用性。数学理论通常以公式和定理表达出来。然而这些公式或定理是否正确不但能经过反复的实验来检验而且可以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导出来。总之数学最显著的特征:数学以静态作为研究对象,静态表现出来的是定理, 而定理能被设计的实验来验证且能被证明。
   物理学与数学的根本区别是:物理学研究对象强调的是动态, 动态表现出来的是规律, 规律只能用实验去验正而不能证明。 数学研究对象强调的是静态, 静态表现出来的是定理, 定理不但能用实验去验正而且能被证明。
   质数研究对象有动有静, 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 是动态物理和静态数学的结合体。因此质数是连接物理和数学的桥梁。质数中的质数分布、哥德巴赫猜想是规律, 只能用实验去验正而不能证明。把质数研究放进数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个重大错误,应把质数研究放进物理学中去,还哥德巴赫猜想本来真面目:哥德巴赫猜想是个规律。
 楼主| 发表于 2011-2-26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转方先生的

楼上朋友,该规律您验证了没有?
方先生为何不回答呢?您能看到本论坛的文章吗?
是我在论坛首页最下一带滚动条的专栏看到的,您的文章要达到什么效果,对您的观点是否愿意负责?
如果有空是否愿意抽时间沟通,探讨一下你文章中提出的问题?
发表于 2011-2-26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转方先生的

转88290779在数学新闻中的跟贴内容:
自《迈向世界的中国科技》开始筹备到完成,由于中国国际科学促进会广纳了中国民间的具
有划时代特色的科技人物传记、基础理论重大发现、破解难题成果,使得方舟子大为不满,
甚至于直接跑到国内来与一些汉奸勾结进行种种破获,甚至寻事挑衅。但是收效甚微。《迈
向世界的中国科技》还是在比原计划捎推迟后的2010年7月15日问世了。
又据《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2月11日载,方舟子春节前夕仍在以《不应鼓励伪科学妄想》
为题发表敌视民科的言论,老调重弹“民间科学家”实在就是“伪科学妄想家”!为了维护
怀尔斯那样的洋八股费马大定理的伪证明,他还特别有针对性地对研证难题的民科群体地
狂吠:“无视他们才是人道的作法”。
对此,本人除已在【发展论坛】金丽主贴《师昌绪:“水变油”很重要》的第265楼给于回击外,现在,我在我的主贴内重申:对我发布在《迈向世界的中国科技》下册第696-701的论文《基础数学的新发现与世界近代数学三大难题》的成果,方舟子如果找不到数论家给出否定证明,我只能向更多的网友宣布:方舟子是炎黄子孙的汉奸!

 楼主| 发表于 2011-2-26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转方先生的

以上问题,希望方先生看到后对话,答复
发表于 2011-2-26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转方先生的

方先生不会到此一游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2-26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转方先生的

可惜了,英雄不露面,难识真容
 楼主| 发表于 2011-2-26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转方先生的

谁知道如何与方先生对话呢?方好象开了博客的,如何……?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转方先生的

网上资料显示,方先生很忙,管的太多了,看来无暇顾及这块儿了,象谁掰棒子……哈……(方黑不要笑死),本想与聊聊,不行了……
本论坛朋友,是方粉方黑,还是墙头草,都无动静?有做学术的,戴上耳塞排除干扰,你就会离目标更近!以下为网上资料:
1998年起主要从事写作和网站建设。为中文互联网的先驱者之一。199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主持新语丝网站,担任新语丝社社长[2]。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揭露了多起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等领域的腐败现象。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福建日报》等多家媒体曾做过报道,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新闻会客厅》、《人物》《中国周刊》等节目和上海电视台《七分之一》、福建电视台《新闻启示录》等节目分别做过专访。美国《科学》在2001年8月10日和2006年12月1日曾两次专文介绍。美国《商务周刊》《圣荷塞信使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高等教育纪事报》和英国《自然》《经济学家》等国外报刊也做过报道。2010年12月18日,由中国数字科技馆与互动百科共同主办,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州日报》、光明网共同协办的“2010知识中国盛典”在北京海淀剧院举行,方舟子获得“2010知识中国”年度人物。2011年1月7日获百度2010年度网络先锋奖
揭露造假  方舟子的打假很多都直指中国国家研究
   
方舟子著作《爱因斯坦信上帝吗?》
部门和高校的著名教授、高级领导。其中比较著名的事件包括:
  朱涵事件
  朱苏力招生事件
  基因皇后陈晓宁事件
  民工打磨汉芯事件
  “昏教授”肖传国事件
  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事件
  四川大学教授丘小庆事件
  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事件
  东南大学校长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冠群事件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潘知常事件
  2005年9月14日 指出“肖氏反射弧”未获国际公认
  2005年11月 清华教授刘辉学术造假
  2007年4月蒙牛造骨牛奶蛋白(OMP)事件
  2010年7月唐骏学历造假事件
  2010年7月28日神仙李一现形记
  2010年8月28日质疑“国学天才”孙见坤剽窃作品
  2010年9月16日质疑刘维宁首席科学家身份
  2010年12月称张衡当年建造的地动仪“很可能和今人复原的那些模型一样,仅仅是个摆设”。
编辑本段引打假特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6-17 07:11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