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68|回复: 5

[原创]评刘延勋水变油卡宾乃春猜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4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评刘延勋水变油卡宾乃春猜想
曾富
摘要:如果把刘延勋的普通化学核反应,称为“模板核反应”或“自由基复制核反应”,以区别于常规的裂变、聚变核反应,刘延勋先生也许是不会反对的。“刘延勋核反应”到底有多少常态下水变油实验的真实性?这就是本文评论的始因。
关键词:核反应 常态 卡宾
一、氧重排成卡宾乃春是被误导杜撰揭秘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刘延勋先生的自我介绍是:1936年生,辽宁省台安县人。吉林大学化学系有机合成专业毕业,同年到哈工大任教。讲授过普通化学,有机化学以及高聚物结构分析课程。1996年退休。1995年5月6日看到王洪成的“水变油实验”,撰写论文之一:《水变烃假说》;之二:《水变烃符合自然规律》。
A、对此,我们曾在解读许驭先生的王洪成“水变油”氧核冷裂变说中,连带作过评论。在新华网“科技论坛”网友们讨论得很热烈:在不加热、电、光的常温、常压条件下,纯水中只加5%的普通化学药剂的普通化学反应,就能发生核变化的水分子内氧核重排,是否还是弥天大谎,争论仍很尖锐。现我们摘一些观点归集如下:
1、不赞成是常规化学反应下,水分子内氧核重排的。
网友“天仙美眉”说:水能变油是全世界化学家都知道的普通常识,学过初中化学的都知道,水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分子式是H2O,汽油主要是由各族烃类组成,以正辛烷为主。早在200年前,科学家就进行了水变油试验,他们将水用铂铑电极进行电解,放掉氧气得到氢气,然后和碳化物进行反应,还加入了催化剂,整个过程非常复杂,经过几十个步骤和程序,得到了汽油,用质谱仪分析了化学结构,当然,成本是极高的。水用铂铑电极进行电解,要耗费大量电,催化剂又非常昂贵,所以根本无推广应用价值。
网友“yuwn”说:水中不管如何加碳,不会有16400大卡热值。
2、对我们文章较温和的反批评的。
网友“nocry”说:你们的文章特点是深而乱。
网友“探针”说:超旋理论已经死亡了!
3、对我们文章较尖锐的反批评的。
网友“人愚”说:王淦昌是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他的结论是绝对可信赖的!水变油折腾了二十多年,你们的所有说法没有试验基础的支持!你们的文章无依无据,理由不充分!拿不出实验支持其说法与批评!缺乏客观性,真实性。是对正当科学行为的诋毁。如果许驭没有王洪成的实验事实作为原创理论支撑,任何人(包括多位著名院士)都不会为他推荐、呼吁!
网友“西湖苏堤”说:你们把许驭基于严格检测、重现实验验证的新发现的冷核反应原创分析,毫无事实根据地歪曲、改称为“弱力能源”、“量子色动化学”。上海高校物理系有关研究生们的具体分析是:王洪成的实验事实(特殊添加剂中高浓度氦-3离子权威检测结果),是许驭原创理论的唯物论原创支撑。院士们评审中公认,许驭首先提出的氦-3离子,是首次氧核冷裂变的反复检测产物,含氦-3离子新物质放入水中转变成氦-4是公认的天然冷聚变。研究生们考证分析后的严密推理结论是:你们的轻率、浮躁的改名游戏,是真正的“牛头不对马嘴”,是以损人的嫉妒动机出发,必将、也只能以不懂装懂、自取其辱的结果告终。上海高校物理系有关研究生们的以上具体分析,不久就会以短小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
现代自然科学,有实验,就必须能够重复;是理论,至少数理上说得通。如果要保密,就不必招摇过市,做成功了,可以申请专利取得回报。
高层对王洪成表演最早负责组织研究的司长是严谷良先生。2009年3月7日严谷良先生在四川省盐亭县马成金先生家,介绍王洪成表演,把王洪成研制的材料称为:王洪成“可燃炔”制剂,或王洪成“水基燃料”。马成金先生研究“可燃炔”制剂或“水基燃料”,从1960年发端,到2009年已整整经历50年,马成金先生解密“可燃炔”制剂或“水基燃料”为两种类型。其主要化学成份苯酚等类都相同,差别主要在剂量和不加金属钾类上。王洪成公开表演的也许是不加金属钾的类型。
我们和严谷良先生,讨论过王洪成和马成金制剂的比较。严先生认为,从他掌握王洪成制剂的部分化学成份看,马成金和王洪成的方法虽然差不多,但王洪成比马成金的“引发剂(膨化剂)”更先进一些。即马成金有的“引发剂(膨化剂)”,放入水中是立即爆射燃烧,而王洪成的“引发剂(膨化剂)”是平静的,在汽缸作用或点火情况下,才能爆射燃烧。我们认为,这也不全是:如马成金用于开车的油、水混合的“引发剂(膨化剂)”配方,使用时也是平静的,也只在汽缸作用或点火情况下,才能爆射燃烧。所以王洪成的“引发剂(膨化剂)”配方,也许是可变的。或许同马成金一样是两种类型。至今有关王洪成的所有报导,也许都隐瞒了爆射燃烧类型。
B、马成金先生自己的亲身经历,能说明这两种类型“可燃炔”制剂或“水基燃料”,有前后时代背景是产生的原因。马成金向严谷良等人介绍,他一生有两种类型发明,一是水“燃烧”喷射药剂,二是柴油掺水联键剂。水“燃烧”喷射药剂主要是想献给国家造武器弹药。严先生立马纠正他说:武器弹药你就用不着研究了,国家有的是研制武器弹药的高级人才。严先生说得对,武器弹药的科技私人是没有必要研究的。25年前如果马成金在盐亭县科协公开做这个实验,说出他的水“燃烧”喷射药剂是钾、硝基苯等配方,会立马被禁止,也会冲击到王洪成。当时盐亭县科协主席张应芃先生,只是劝阻他不要做这类有危险的化学实验。马成金先生当时只是说,他的药剂是来自外地一位卖打药的游方先生。其实马成金先生已经私下研究了20多年。
马成金,盐亭县玉龙镇人,1938年生,盐亭县农机局工程师,玉龙镇农机站站长。解放前家里很穷。他妈生了12个孩子,只养活了6个。他是6个中的老大。马成金说读中专是12年的学历,实际他只读了7年书。1960年马成金在绵阳农机校读书时参加大炼钢铁,有同学手里的开水碗不小心翻落,水洒在正出钢水的槽中,发生爆炸,死伤多人,马成金产生逆向思维---钢水槽面上的“拉西”(炉渣熔液)是矿物质,是否可用少量的特殊的矿物质反过来倒入碗里的水,就能爆炸和燃烧,即把水变为“油”和武器呢?
[/watermark]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刘延勋水变油卡宾乃春猜想

1、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国家宣传要解放台湾,要打倒帝修反,作为苦大仇深出生的马成金想表忠心,给国家贡献造武器弹药的方法,也很自然。况且国家还宣传砍资本主义尾巴,搞发明创造也挣不了钱。马成金开拖拉机工作的出色表现,很受当时绵阳地委书记李林枝同志的关心。所以马成金安下心来,业余搞他一生的第一件发明,海水“燃烧”喷射药剂。马成金的人生轨迹有五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他还没有结婚,劳动又累,他只能思考。1969年他才结了婚,夫妻都是晚婚;他在农村中有了家,有了3个孩子。这第二个十年他在辛苦和欢乐中,坚持做实验---他利用为盐亭中学和玉龙中学抽水、修水泵等工作方便,经常从学校化学实验室要到一些药粉,回去暗中做实验。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次他装入衣服中的药粉忘记取出,洗衣服时发生了燃烧。第三个十年,马成金多次给一些朋友表演,玉龙镇区医院的谢长寿医生推荐他到盐亭县科协找我们,这就是1984年的那次水“燃烧”喷射实验,他做得很成功,也做得很规范。他叫科协的同志给他拿碗、舀水、找食盐,再叫大家离开点。然后他拿出一个小纸包,将一点药粉倒入装满水的碗中,水立即喷射出火花和白色的烟雾,很快满碗水都烧干了,让科协主席张应芃也叫好。当时那类似镁的燃烧和喷射链式反应,我们没有想到他用了钾,主要是我们没有见过钾在水中燃烧,以为钾与钠在水中燃烧的方式相似。
2、马成金来盐亭县科协也还有其他的原因。马成金喜欢看科技书、报,喜欢钻研难问题。盐亭县科协是1980年全国第一次科技大会后恢复建立的。1981年盐亭县科协主办《科学盐亭人》铅印科普小报,在创刊号上发表了《研究生遇爱因斯坦记》的科幻小说,介绍圈量子自旋网络宇宙撕裂模型。1982年1月又主办《科学知识》铅印科普小报,该报先后发表了《生物全息律和自然全息律》、《圈态密码和物质心脏的夸克》等短文。原因是盐亭县从1959年有人开始了现代前沿科学的弦膜圈说的探索。所有这类理论推演,都指向“夸克球”类似的量子色动化学探讨。但是“夸克球”研究、生产很花钱。如制造大型强子对撞机,光是一个科技大国、强国出钱、出科学家,都不能完成,是要集中全世界众多国家,出钱、出科学家才能干起来的事情。有人说,这是“劳民伤财”,不值得。但这是一种短视。有人说,夸克是假的,实验是骗局。但这类理论推演和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实验,都是解密的:实验的进展可以公布,理论可以讨论,可以批评。而且类似的国际前沿科学主流研究,各阶段拿出的科技成果、产品,是可以有目共睹的。类似大型强子对撞机也许是必由之路,缩影揭示了全球共产主义实现的工具之一。马成金先生正是看到盐亭县科协公开发送的《科学盐亭人》、《科学知识》铅印科普小报,敏锐地感到他的“水燃烧”实验试剂原理,与盐亭县科协介绍的前沿科学的弦膜圈说的探索也许有联系,最终才冲着去的。
3、由于1984年盐亭县科协主席张应芃先生等劝阻,要他不做有危险的化学实验,加上改革开放已经有几年,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初见成效;砍资本主义尾巴,搞发明创造挣不了钱,也是往事。就在这之后迷惘的年月里,传来王洪成“水变油”很捞钱的消息,像似给马成金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在第四个十年马成金开始了他的第二个发明,“柴油掺水联键剂”的研制。由于他有第一个发明作基础,他经过多次探索,终于搞出去掉了危险的钾,改为来苏尔水,再掺柴油配成“油包水”的联键剂燃料。
4、总的说来,马成金第二个发明还是比第一个发明来得容易些。第一个发明是把少量的钾、硝基苯、苯酚等混合物,放入水中产生的“燃烧”喷射。这几乎是长期的摸索。他的第二个发明,即柴油掺水联键剂燃料开拖拉机实验,是他把少量的甲酚和肥皂的混合液,以及食盐、白糖、白碱等混合物放入水中,以水、柴油混合比为3:7到7:10的配制的试验。上世纪90年初他获得成功。1993年5月在绵阳新华内燃机总厂进行的纯柴油与联键剂的油耗和功能对比实验,联键剂节油率达到27%,功效提高1.3%;柴油起动加速时间为5-8秒,但联键剂只需2-3秒,且燃烧完全,酸碱值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当时盐亭县委副书记叶继海同志作过考察,盐亭县报道组张晓明同志写出新闻稿,《绵阳日报》作过报道。据马成金说,那些年,通过盐亭县农机厂的厂长、盐亭县科委副主任赵明泽等人的介绍,有厂家想收购他的第二个发明,价格讲到一百万到一千二百万元,但他也还不愿意交出配方。
5、看来从王洪成的“可燃炔”或“水基燃料”制剂发明,到马成金的联键剂燃料发明,本都是个很捞钱的研究。也许这一点,是很多支持者被误导的真正原因。虽然这是打着“能源革命”的响亮招牌。因为在王洪成的支持者中并没有人,认真搞清楚“可燃炔”或“水基燃料”制剂的化学成份、剂量、制作与操作等问题。当然,如果马成金的发明绵阳新华内燃机总厂测验属实,联键剂燃烧中的超能量释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这种超值的能量从哪里来?马成金解释为,是联键剂“可使碳原子间或与其他原子之间,强的共价键迅速连接,部分暂时断裂的键,经振动又可迅速连接”。所以在反应中具有乳化和催化两种作用。我们不能说马成金先生解释得没有道理。但联键剂是从他的钾、硝基苯、苯酚等爆燃剂演变而来的。
C、在盐亭县科协表演,马成金爆燃剂可使约95%的水在常态下完全燃烧,说明它的超能量释放更大,那么这里的“可使碳原子间或与其他原子之间,强的共价键迅速连接,部分暂时断裂的键,经振动又可迅速连接”的乳化和催化的两种作用,也只有5%;而马成金反对常态水能变油,认为没有发生过类似许驭的冷核裂变、聚变,也没有发生过类似刘延勋的氧重排成卡宾乃春的核反应,那么这其余的95%的超值的能量又从何而来?这正是我们用“弱力能源”、“量子色动化学”等作的多年探讨。
1、王淦昌院士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常态水能变油的冷核裂变、聚变与氧重排成卡宾乃春的核反应说,是挑战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王淦昌院士不能不知道。但王洪成的“可燃炔”或“水基燃料”制剂燃烧中,类似马成金制剂的超能量释放,或许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王淦昌院士希望搞清王洪成制剂的化学成份,作出可重复实验判定的物理学解释,是人之常情。所以拿王淦昌院士说事,说王淦昌院士认定常态水能变油,支持王洪成、许驭等解释,应是无稽之谈。
2、马成金先生的两类发明,2009年至少在主要化学成份上已经公开解密,全世界任何国家、任何大学实验室,都可以做重复实验。我们的“弱力能源”、“量子色动化学”等探讨,是以马成金实验作基础,怎么说没有试验基础?怎么是无依无据?怎么是拿不出实验,缺乏客观性,真实性?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刘延勋水变油卡宾乃春猜想

3、自1982年以来,我们在全国正式国家刊物和出版社发表了近200万字的前沿科学论文,内容主要是自主创新的三旋弦膜圈说,和对类似彭罗斯扭量理论引用的克利福德平行线复几何,以及卡拉比-丘成桐空间、M—超弦理论、圈量子理论为代表的量子引力理论等作的解读。其中《三旋理论初探》2003年获得四川省科技厅颁发的“四川省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证书编号为20030944。这些都是可以查证的,还需歪曲成“弱力能源”、“量子色动化学”吗?这怎么是对许驭氧核冷裂变说的轻率、浮躁的改名游戏呢?
4、2007年12月12日,我们在网络论坛发的《桑蒂利教授的冷核裂变资料介绍(3)》的文章中,就把许驭氧核冷裂变说与美国桑蒂利教授的磁分子燃气技术中冷核裂变相提并论。2009年1月4日第二届上海量子信息与健康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是我们推荐许驭先生参加了该大会。许驭在上海量子信息与健康论坛对王洪成的水变油氧核冷裂变说作了报告,我们也对马成金的爆燃剂“弱力能源”说作了报告。当晚,大会组织者之一的陶康华教授,又组织了小组会交流。上海量子信息与健康论坛有来自全国的专家,更有上海很多著名大学的教授,也有上海高校的有关研究生,如果我们是以嫉妒动机出发,何必自取其辱去推荐许驭来据理力争?
5、我们对“上海高校”是尊重的。陶康华教授是上海师范大学的资深学者。2009年他作为指导清华、上海交大和中国社科院博士生、硕士生团队的、7月间将来绵阳作城市“低碳”规划设计调研的导师,6月22日亲自来绵阳作先期考察。其间与马成金先生通了电话,了解常态水能否变油的意见。由于有陶教授传递的信息,我们又向《绵阳日报》通报了信息,记者田明霞同志对京沪三所高校硕、博士生组成的重建灾区绿色家园服务团,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整合三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借鉴上海市首批试点“低碳城市”的经验,为绵阳灾后重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科技服务工作行动作了采访,2009年7月22日《绵阳日报》作了报道。其间我们也与科技服务团团长王帅等硕、博士生,作过类似未来低碳方向“去核化”、“去石油化”的量子色动化学探索介绍。现在网友“西湖苏堤”先生代表“上海高校物理系有关研究生们”传言,说研究生们考证分析,说“王洪成的实验事实(特殊添加剂中高浓度氦-3离子权威检测结果),是许驭原创理论的唯物论原创支撑”,说我们是真正的“牛头不对马嘴”,是不懂装懂。这是真正“上海高校物理系研究生”的考证吗?
6、王洪成的特殊添加剂中的化学成份,“上海高校物理系有关研究生们”搞清楚了吗?有高浓度氦-3离子权威检测结果的特殊添加剂,是王洪成的原汁原味的样本?还是许驭仿制王洪成的样本?是许驭还是“上海高校物理系研究生”在基于严格检测、重现实验验证?上海高校物理系有关研究生们,不久会发表的短小学术论文,能让其他实验室重复验证许驭“新发现的冷核反应”吗?
7、即使著名院士,包括院士们的评审,最终也是要尊重科学实验事实的。以层子模型为例,这是一批最顶尖、最一流的院士们的理论探讨,在与夸克模型的实验验证中,层子模型不如夸克模型,这批最顶尖、最一流的院士们也就将层子改归夸克的表述。这是值得学习的榜样。我们看到,即使是马成金先生也不能区别他的连键剂和爆燃剂的物理、化学理论意义。因为连键剂的能源意义虽然明显,但仍属于普通的化学理论范畴。而爆燃剂则可能涉及核物理化学或量子色动化学,这属于未来的绿色化学。马成金无法理解这一点,王洪成也许更无法理解这一点。所以我们评论许驭和刘延勋的理论分析,是为了还原清常态下水变油实验的真实性,以求得一个统一的解释。
二、刘延勋普通化学核反应猜想与阿凡达
刘延勋先生说,“水变油”过程的产物,是以烃为主的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按化学观点,化合物的分子一定是在某种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所以,“水变油”在其特有的核过程之外,必然伴有化学过程,并且仅在化学过程中才能生成最后的稳定物质。这里刘延勋承认有“核过程”,那么他是如何定义这种普通化学核反应的呢?刘延勋先生说,他把这种“水变油”过程的发生机制,概括成“水分子内氧核重排”----自由基历程。
A、刘延勋假设:自然界,在裂变、聚变等过程之外,还存在一种特殊的核过程,即水分子内的氧原子,在特定条件下,不经核裂变而直接转变成卡宾(Carbenes)或乃春(Nitrenes)结构。刘延勋先生称为是:通过对“水变油”过程特征的观察和思考,他发现并定义它是个典型的按分子模板复制分子的过程。
例如:在原料水中加入一些柴油或汽油,结果水就变成基本上具有柴油或汽油性质的混合烃;而在水中加入单一物质如甘油,则最终的产物就是甘油。怪怪。刘延勋先生说他这是通过化学知识的积累与灵感,使他认识到这里的化学过程,一定是按自由基历程进行的。否则,就无法解释其中的复制。“水变烃”过程,具有按分子模板复制分子的能力,即可以把水分子“改造”成与某些外加有机化合物模板同样的分子。用自由基历程对此进行解释,比较符合已知的化学规律。
如果把刘延勋的上述普通化学核反应,称为“模板核反应”或“自由基复制核反应”,以区别于常规的裂变、聚变核反应,刘延勋先生也许是不会反对的。“刘延勋核反应”到底有多少常态下水变油实验的真实性?这就是本文评论的始因。
刘延勋先生避开检验科学真实性的要素,却影射“由于太多的原因”,让人们正确认识“水变油”过程,还需时日。“水变油”过程的偶然发现,是当代重大科学成就之一。用传统观念去否定“水变油”,是个失误,因为它限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王洪成的开创性工作,必将引导科学家们去揭示这两种进化的规律。刘延勋先生利用的是新闻材料,而不是从正规的科学论文程序和论文提供的实验,按同等条件可重复的国际科学惯例方法来要求。
刘延勋先生说,20世纪90年代,中国媒体曾经广泛报道过一则重大科技新闻:在通常情况下,把水变成了石油(混合烃)燃料。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水变油”实验。把水变成油这种结果,是此前的人类实践活动中没有经历过的。他概括解答说,这是水分子内的氧原子,转变成卡宾结构,这是“水变烃”过程赖以发生的物理基础;而水分子内的氧原子,有的转变成卡宾,同时也有的转变成乃春结构,则是含氮有机物生成的物理基础。这一点,可能与生命起源有关。这两种转变共同经历的化学过程,是自由基反应。因此,我们可以把“水变烃”等过程的机制,表述成“水分子内氧核重排——自由基历程”。此历程具有简单性和内部合理性的机制。因为 “水变油” 是个按分子模板复制分子的过程,相信人们利用分子模板控制技术,把水变成所需有机化合物的时日已不遥远。这是真的吗?这是一个高等学府的化学家说的话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刘延勋水变油卡宾乃春猜想

1、请大家注意,氧核重排,在常温、常压下的自然本底也许存在,但几率很小。在不加热、电、光,只加5%的普通化学药剂的普通化学反应的条件下,氧核重排的几率也很小,甚至和前者的自然本底没有区别。所以,刘延勋先生才说它是与裂变、聚变不同的核过程。刘延勋先生说他的表述是:水分子内的氧原子,在特定条件下,不经核裂变而直接转变成卡宾(Carbenes)或乃春(Nitrenes)结构。其中,水分子内的氧原子,是对氧原子的限定;不经核裂变,是指这里的核变化不是先将核打开之后再重组。在这种核过程中,氧原子核内、外的结构粒子,全部且正好转移到新的结构卡宾或乃春中去。
2、刘延勋先生说他的解析是:由氧原子转变成卡宾或乃春结构的过程,就是氧原子核内的质子、中子重组成了卡宾或乃春结构中的质子与中子,而氧原子核外的八个电子,则刚好成了卡宾或乃春结构中的八个电子。但这一切都是在氧原子框架内进行的。刘延勋先生的说法,如果是打破质子层次在夸克之间进行,且像量子涨落、起伏一样是瞬间产生又还原的现象,我们也是赞成的。因为这正是我们为未来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类似低碳方向“去核化”、“去石油化”的量子色动化学找的数理根据,这可以看成是氧原子核中质子内的夸克粒子瞬间分合、还远的冷“衰变”。 我们在近50年研究的弦膜圈三旋理论,其中的探索正包含有这个意思。
这里的“衰变”,不同于放射性化学、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中的元素原子的冷或热的核裂变和聚变,却类似自然界放射性元素原子的自然衰变,所以国际科学惯例才共同使用了“衰变”这个概念。根据是,请你打开《量子夸克》一书,核子内的粒子的组合或分离,如类似同位素的放射性是自然反应,也是使用的衰变概念。所以,在常温下粒子的“衰变”的这种概念,被量子电动力学和量子色动化学所使用,不是有违反常规的。即使如最近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发现的具有类似非常规属性的称为Y(4140)的新粒子,和不久前发现的罕见的单顶夸克,都可以衰变成一对其他粒子。
Y(4140)粒子在衰变过程中,常常产生包含有一个底夸克(称为B+介子)的粒子;这些B+介子可衰变成Y(4140)。其次,解读弱力能源研究还联系流行的胶体理论存在的缺陷---早在上世纪40年代,荷兰科学家奥弗比克和卡西米就给予了实验证明和解释。现解密的是:原子核不是一个简单的强力系统,而是有很多起伏。在原子核内部空间中,也许偶尔能够检测到类似“风筝借气流上天”效应的“弱力能源”的起伏,但这与类似“飞机上天”的“夸克球”效应是不能相比的,而且也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常态。虽然水变低碳的量子色动化学实验的方程式也许是:
8=(6+1×2)+1希格斯粒子(能量)    (1)
8=(7+1)+1希格斯粒子(能量)      (2)
这里的这种能量希格斯粒子,是质量为0的希格斯粒子。理论上是否存在多个希格斯粒子?虽然标准模型假设只存在一种希格斯粒子,但2007年台湾大学物理系教授何小刚等提出,按超对称最小扩展模型,应有7个希格斯粒子。2010年美国费米实验室物理学家马丁等提出,可能存在相似质量的5个希格斯粒子,其中2个带有相反的电荷,另3个则是中性的。这一理论被称为双希格斯二重态模型。质量为0的希格斯粒子,是基于7个希格斯粒子模型。以上(1)式,类似联系卡宾结构。(2)式类似联系乃春结构;但这是类似瞬间产生又还原现象的量子色动化学研究的内容。
3、“刘延勋核反应”是如何直接转变成卡宾或乃春结构的?其化学原理或物理原理刘延勋先生只是说,他向人们提供的一个重要信息:是约束在核内的质子与中子之间的作用力,应该不会“很大”。很可能与约束在质子或中子内的夸克间的作用力相似,也是越近越自由的,这可见物理上的渐近自由理论。
他说,既然核内的质子与中子是比较自由的,相信它们之间的重组应该不是个例。但是,它们的重组是否一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还要看具体情况。例如,水分子内的氧原子,才具有重组成卡宾或乃春结构的全部要素。
a、这里显示了刘延勋先生知识中的缺环。即所谓约束在核内的质子与中子之间的作用力,应该不会“很大”。因为这和放射性化学、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中的核力知识有区别。核内的质子与中子之间的作用力分为强力和弱力。强力确实与约束在质子或中子内的夸克间的作用力相似,与弱力比较起来确实应该不会“很大”。所以约束在核内的质子与中子之间的作用力,只有在存在弱力的情况下,自然界中的放射性元素原子才会发生自然衰变----冷核裂变。
b、物理上,在质子或中子内的夸克间的作用力的渐近自由理论,与约束在核内的质子与中子之间的作用力的理论是不同的。夸克间的作用力的渐近自由度小,并不等价于约束在核内的质子与中子之间的强力小。刘延勋先生仅是用反推法来说明:夸克间渐近自由度小,可能“由氧原子转变成卡宾或乃春结构的过程,就是氧原子核内的质子、中子重组成了卡宾或乃春结构中的质子与中子”,都是在氧原子框架内质子渐近自由度小进行的。这一猜想,缺环是大了点。正是在这一点上,刘先生用王洪成的“水变油”表演来反推,与刘先生同曾服务于王洪成的“水变油实验”的许驭先生,也用反推而归属于和放射性化学、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知识相同层次的核反应,许先生称为“水中氧核冷核裂变”。这可命名为“许驭核反应”。
4、什么叫卡宾?
卡宾又称碳烯、碳宾。卡宾类似H2C结构,一般以R2C:表示,是由一个碳和其他两个基团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是含二价碳的电中性化合物。卡宾的寿命远低于1秒,只能在低温下(77K以下)捕集,在晶格中加以分离和观察。它的存在已被大量实验所证明。最简单的卡宾是亚甲基卡宾。亚甲基卡宾很不稳定,从未分离出来,是比碳正离子、自由基更不稳定的活性中间体。其他卡宾,可以看作是取代亚甲基卡宾,取代基可以是烷基、芳基、酰基、卤素等。
5、什么叫乃春?乃春也叫氮宾或氮烯,是卡宾(碳烯)的氮类似物。体积小的氮烯,类似NH,通式R-N:,为活性中间体,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其中氮周围有6个电子,具亲电性;与从电子自旋共振,计算得到的其氮原子的自旋密度,得到的零场分裂参数有较强的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刘延勋水变油卡宾乃春猜想

6、刘延勋先生说,一旦形成卡宾或乃春结构,因为它们具有自由基的反应活性,所以立即与原水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反应,形成新的结构。这里形成卡宾或乃春结构以后的事情,我们先不管。现在只问:从原水分子的氢氧原子结构,怎么一下形成的含碳或氮原子结构?刘延勋先生始终闪烁其辞。
例如刘延勋先生说,读者可能会问:你的“氧原子重排成卡宾或乃春结构”,是杜撰出来的,还是凑质子、中子和电子数凑出来的?怎么那样巧合呢?他的回答是:它既不是杜撰的,也不是凑质子、中子或电子数凑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思维发现的、存在于“水变油”过程中的客观规律。
刘延勋先生说的这个“客观规律”、这个联想思维基于的基础或实验,在哪里呢?他亲自做过没有呢?没有。他做过的仅是王洪成加了油的二手材料的实验。
刘延勋不知道王洪成的常态“水变油”表演中,使用的“可燃炔”或“水基燃料”制剂的化学成份,也没有测出过王洪成加了油的二手材料中寿命远低于1秒的卡宾自由基,就信誓旦旦地肯定常态“水变油”是真的。
B、这是科学文化?还是魔术文化?还是气功文化?
1、如果刘延勋先生说他是魔术师,或者说王洪成是魔术师,他们不说出“可燃炔”或“水基燃料”制剂的化学成份,情有可原。不叫人重复实验,情有可原。因为魔术师已经事先说明,这是魔术,有商业秘密。
2、如果刘延勋先生说他是气功师,或者说王洪成是气功师;气功有的特异功能,不能叫学了该气功的功法,就能重复,也情有可原。
但气功在我国已经与国际接轨。如1989年9月10-15日第二届国际气功会议在西安召开,国际气功科学联合会执行主席、新加坡人洪世忠先生给我们讲:国际有认可“自然疗法”的医学,概括地讲,这是生病不吃药的疗法。类似中国传统气功,它的一些疗法就属于“自然疗法”。但对气功,新加坡国家有严格规定:作为各级国家公务人员,以及文教卫生等从业人员,不得从事气功活动,否则将令其退职。但不禁止普通民众。洪世忠先生说,道理很简单,气功的社会宣传中,含有很多不确定且怂惑人心的东西,容易造成社会问题。国家各级公务人员,以及从业文教卫生等知识阶层,有引领社会的作用。禁止他们从事气功活动,是减少、防范社会动乱的措施。
在这次大会的一次学术交流会上,当洪世忠先生从主席台上走下,到后面来与我们见面时,主席台上我国的一位大学的气功研究学者,正在讲气功能改变蚊子的基因。洪世忠先生对我们低声说道:“看,你们中国人什么都敢讲!”。对此,我们十分惊奇。同样是学术活动,由于国情不同,国外的一些学者和科学家可以按不同的脸谱办事,以应对我国的国情。联系石家庄的“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后,有人揭露“瘦肉精”也有很大问题;并说“瘦肉精”是某海归科学家引进的,并得到某资深院士支持。后者回应,“瘦肉精”增效明显,是引进的主因;而损害牲畜腿脚,国外早有报导。在申请国内科研项目时,他们先也想说明。但组织不允许过多写上副作用,说写多了,上面就批不准,也就没有上面的科研拨款。在上下策划下,“瘦肉精”的危害被淡化了。香烟盒的广告语“吸烟有害健康”---注明实情,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已成为我国的惯例。常态“水变油”,是走向“瘦肉精”,还是走向香烟盒,道理自明。
即使常态“水变油”是真的,但重复者们还不知道产生核反应的“可燃炔”或“水基燃料”制剂的化学成份,我国的媒体宣传,我国的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写明了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的东西越来越多,但也有如气功社会运动,三鹿奶粉、瘦肉精问题,“水变油”经济案等,是一些教训。
C、我们评论“许驭核反应”、“刘延勋核反应”,不是损人的嫉妒,也不是歪曲、改称、打倒,而是要让被水变油折腾了20多年的一些同志走出怪圈。
如果把刘延勋先生只需“联想思维”的从一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突变到另一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的反应,称为“阿凡达”般普通化学反应怪想,也还是值得讨论的。
1、因为在科幻电影《阿凡达》中,生活在潘朵拉星球上的纳威人,能够将自己的神经束与该星球上生物圈所有生命元素进行连通,其中包括磷光植物和像翼龙一样的鸟类。那么,地球是否真有什么普通化学物质或有机生命,能将自己的化学键、神经束或“联想思维”,与地球上的一种元素原子进行连通,就能使之突变成另一种元素原子吗?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的彼得•尼尔森等科学家发现,地球上也真具有像《阿凡达》电影中类似的互连感应生态系统。
如一种生活在海底泥泞沉积物中吞食硫磺的细菌,通过微生物纳米线形成的网络,进行连接,就具备特殊的生物感应能力。这些精细的蛋白质细丝,携带电子来回摆动,使得细菌群落成为一个超有机体,即类似一群相互依赖、共同行为成为一个单位的有机体,如群居昆虫。
2、“刘延勋核反应”是否也类似,要求我们目前必须换个思维进行考虑呢?
即类似尼尔森发现,违背了我们迄今所掌握的知识。这些微生物,可以远距离彼此生活在电子共生系统中。而许多海洋细菌,通过氧化硫化氢气体,可以产生能量。尼尔森发现,生活在海底的微生物,需要使用海水中的氧气在硫化物被分解时,便于携带电子。尼尔森实验室是在海水中移除并置换了沉积层样本上的氧气,在再次引入氧气扩散至沉积层样本之前,他们测量发现样本表面几厘米深度的细菌释放的硫化氢气体已开始分解的。尼尔森发现,细菌之间的传导蛋白质细丝网络,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传导网络,可以实现远程氧化反应,在沉积层样本中缺氧深层的细菌,通过蛋白质细丝传导电子,将信息通讯传递至样本表面富含氧气的沉积层样本中,这样沉积层样本表面富含氧气区域的细菌,可释放氧气。
尼尔森的贡献是,揭示了“电子共生系统”存在的可能性。据说,地质化学专家早就知悉海床中的细菌,可产生微弱的电流,并可用于建造微生物燃料电池。然而人们都聚焦于细菌如何产生电流,却忽略了细菌如何产生微弱的电流。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评刘延勋水变油卡宾乃春猜想

3、是否被水变油折腾了20多年的很多像刘延勋先生一样的人,也因聚焦于王洪成加了油的,在不加热、电、光的常温、常压条件下,纯水中只加5%的普通化学药剂的普通化学反应的二手材料,就能开动车辆,而认为化学反应和核反应如何产生,只需探讨到原子层次的上下两级,却忽略了原子核中质子层次的上下两级,如何产生微弱影响化学反应和核反应的量子色动力学、化学、几何呢?
4、根据高能电子-核子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电子对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所描述的高能碰撞现象的强子结构模型显示,在核子内部电荷的分布,不是连续分布而是集中在一些点上。从电荷结构来看,核子内部存在一些带电的点粒子。1969年费曼提出部分子模型,认为强子是由许多带电的点粒子构成,这些点粒子称为部分子,在高能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可以近似作为相互独立的粒子。部分子模型是从实验事实出发而提出的理论,在解释高能碰撞现象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功,同时也通过与实验的对比分析表明,在电子深度非弹性散射中,探测到的带电部分子具有1/2自旋,实际上就是夸克或反夸克。这就成为夸克-部分子模型。这个模型认为,由于强子是由夸克通过色相互作用结合成的复合粒子,强子内的部分子可以由三类粒子组成:
一类称为价夸克,它们的数目和味是确定的并随不同强子而不同,价夸克决定强子的性质;
一类称为海夸克,它们的数目和味是不确定的,但其总和的味性质和真空相同;
一类称为胶子,它们的数目不定,其味性质和真空相同,起传递色相互作用的作用。
这个模型认为,决定强子内部结构的动力学机制是量子色动力学,并充分利用部分子模型中发展的方法来进行处理:既然在强子内部存在胶子,胶子就可以转化为夸克-反夸克对。夸克-反夸克对又可以湮没为胶子。所以,在强子内部也还存在数目未知,然而是确定的夸克-反夸克对。这些夸克称为海夸克,或微夸克。海夸克是强子中数目不定的夸克和反夸克。海夸克为量子色动化学、几何和“夸克球”讨论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纯水中只加5%的普通化学药剂的普通化学反应,就能使水全部燃烧爆射,或能开动车辆的不寻常现象,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5、是否被水变油折腾了20多年的很多像刘延勋先生一样受误导的人,无意中自己解了密呢。例如:
a、类似量子色动力学、化学、几何,网友“nocry”可以说,是深而乱。
b、反过来,刘延勋先生配合怕前沿科学理论深的人,正可以说,水分子内氧核重排,有的转变成卡宾,有的转变成乃春,具有简单性,才是合理性的内部机制。
c、前沿科学是否只需刘延勋先生说的:“简单性,根据这条假设,在构成水分子的重要元素16O与化学上的两类重要活性物质卡宾或乃春结构之间,按核变化规则,就能建立起了定量表达关系”。前沿科学能中这种下怀吗?
d、量子色动化学属于未来的绿色化学。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知名纳米科学家白春礼院士说:绿色化学将引起化学化工生产方式的变革。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发展;它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更高层次的化学;它要求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即使再深、再复杂,也值得讨论。
参考文献
[1] [英]安德鲁•华生,量子夸克,湖南科技出版社,刘健等译,2008年4月;
[2] 叶眺新,隐秩序和全息论,自然信息,1985年第3期;
[3] [英]罗杰•彭罗斯,通往实在之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王文浩译,2008年6月;
[4] [英]S•W•霍金,[南非]G•F•R•埃利斯,时空的大尺度结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王文浩译,2006年6月;
[5] 王德奎,三旋理论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5月;
[6] 孔少峰、王德奎,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9月;
[7] 王德奎,解读《时间简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
[8] 薛晓舟,量子真空物理导引,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
[9] [美]保罗•哈尔彭,伟大的超越,湖南科技出版社,刘政译,2008年4月;
[10] [美]L•斯莫林,物理学的困惑,湖南科技出版社,李泳译,2008年4月:
[11] [美]斯蒂芬•韦伯,看不见的世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胡俊伟译,2007年12月:
[12] 刘月生、王德奎等,“信息范型与观控相对界”研究专集,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增刊第一期,2008年5月;
[13] 叶眺新,中国气功思维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5-19 10:35 , Processed in 0.0820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