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10|回复: 1

《陈省身传》里的华罗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8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省身传》里的华罗庚

作者:陈安 | 个人分类:史论 |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因为自己计划写一部《华罗庚评传》并将这件事说了出去,结果引来了一批朋友的关注,当然这肯定是因为华先生的名声。而我所以公布出去此事其实是害怕自己有其他事情太忙,计划了要写却最终没做,都公之于众了总不好意思过段时间完全没有一点进展吧,所以只算是自我监督的一个法子。

很多华罗庚先生的门生故旧因为我要写华传的事情和我聊了很多内容,还有不少人帮我推荐相关的资料,包括亲身追随华先生推广双法的很多前辈,都愿意和我分享他们在和华先生有时间交叉时的一些回忆——这里我先感谢了。华罗庚的传记其实很多了,但是最好的版本还是王元写了七八年才定稿的《华罗庚》,且该书已经在三四个出版过印刷过多次。王元先生因为对于华罗庚数学方面的成很熟悉所以就描写了很多,但是对于后期华先生带着双法推广“小”分队(弟子超过三千,说小并不真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优选法统筹法的事情知道得却不够多,而王元从其他师弟那里得来的很多消息里有些也并不确切(据这些师弟自己对我说)。

向我推荐各种来源资料的人里有一位颜基义先生,曾经做过华罗庚先生的学术秘书,还曾在国科大的前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当过书记,且是中国科大第一届毕业生,对华老的了解多且深,他向我推荐了普林斯顿最近开放的一些资料,说当前关于华老的传记并没有写到这方面内容的,我抓紧记了下来,准备回头讨要。还有就是推荐了一些跟华罗庚现实有关的书给我,包括刚去世的张奠宙先生写的《陈省身传》(修订版)(与王善平合作),里面有大量关于华罗庚的内容。听他说完,我立刻购买了这本和华老一样伟大的美籍华人数学家的传记,并细心地找来了里面所有提到华罗庚的部分,总共大约有 30 页的样子。



陈先生出生的家庭在经济上要宽裕一些,所以他的人生轨迹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艰难,总是顺理成章地在往上走;而众所周知,华罗庚在金坛则出身于一个小商贩家庭,儿时甚至读书都存在经济上的困难,只好退学自修。

俩人有多次轨迹上的交叉,最开始是在清华大学相遇,当时陈省身做熊庆来的研究生,而华则在数学系的图书馆负责资料管理,而这还是系主任熊庆来的简拔推荐所致,毕竟华当时只有一张初中文凭。但是俩人在清华大学所能接触到人和机会基本一致,所以华先生其实是清华大学数学系不是研究生的研究生,并很快因能力出众脱颖而出,后来也承担了一些课程。

再后来,两个当时的天赋异禀的年轻人都有机会去欧洲见世面,陈省身选择了德国,后又去法国。而比陈还早一年,华罗庚就得到了去德国的一小笔资助(2,000 大洋),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成行,次年又得到了 2,200 马克的资助还是没有走得了;最后于 1937 年在维纳的推荐下去了剑桥大学,跟随哈代教授研习解析数论,如果华 1935 年去了德国则可能会追随著名的阿廷教授研习代数数论了。

而陈省身虽然申请到资助晚了一年,但却因为手续方面一切顺利而最终先去了汉堡大学,随后又访问法国,在几何大家卡当的指导下继续沿着微分几何再到拓扑学上继续深耕,终成国际大家。



华罗庚选择了在新中国从事数学事业,并作为该领域的近乎唯一的领袖人物从现代数学的各个分支上带领着全国的数学家队伍开展了相当独立的研究;而陈省身则选择了在美国继续自己的几何拓扑事业,最后成为美国国立数学研究所的所长(地点在伯克利的加州大学)。1972 年,陈得以回国,在因为感冒而去看病时恰好还遇到了华罗庚当医生的长子华俊东当诊,国家还特意将满世界推广双法的华先生从外地喊回北京接待陈一家,华及夫人吴筱元在全聚德请陈及夫人郑士宁吃了一顿烤鸭,并留下了珍贵的一张合影。



华罗庚在成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后去美国,和带的随员一起住在了陈省身家里。当然,根据《陈省身传》的记载,在推荐华成为美科院外籍院士中也有陈,而且是陈为华写了一个简介,以便美科院的院士们了解华的工作。两个人跨越太平洋的友谊从这些事情上看,可谓相得益彰。



在《陈省身传》里也提到了华罗庚与陈省身之间可能的瑜亮情结,也有很多好事者想知道在两人之间谁更强一些,要知道,关公和秦琼都有人要他俩一较高下,更何况年龄之相差一岁的两个数学界的大人物呢。但是,这样的问题一定是一个坑了,在公开场合下谁回答都答不准确。还是说“两人都很强,都是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数学家”比较妥当。

而对于华先生而言,于初建国时就回到大陆,当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所长,随后的工作将我国数学从在国际上基本默默无闻提升到有一定地位,或者某些方面赶上国际水平,功劳不可谓不大。

除了理论工作以外,华先生后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优选法统筹法,是在那个时代科学几乎没有话语权的环境里给管理科学找到了一个起步的基础,且一下子就走遍了全国(二十年的时间),包括西藏也擦了一个边(计雷语),以一人之力带出来成千上万的追随者,科学普及之能力怕世界范围内都无人能望之项背,可谓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了。



华先生的学问不局限于数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几乎遍及现代数学的所有分支,这一份帅才是没人能具备的,我们经常会列举一些天才的例子,比如庞加莱是最后一个能够贯通数学、物理及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者,费米是最后一个能贯通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的领袖人物,连杨振宁先生都自称自己只能做理论物理,并引用他曾经做实验地方同事同学的名言——“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来自嘲。而华其实可以说在纯数学(数论(后有王元、陈景润、潘承桐等)、多复变函数论(后有陆启铿)、典型群(与万哲先合作)、数值积分(与王元合作)、矩阵几何学等分支)、应用数学、管理科学、经济数学方面都有原创性贡献的大学者。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华罗庚评传》事答诸先生

作者:陈安|个人分类:史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我最近在科学网写了几篇关于华罗庚先生的博文,包括《今天是华罗庚先生去世 37 周年的日子》(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1342660.html)《《陈省身传》里的华罗庚》(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1343771.html),以及《《陆启铿传》里的华罗庚》(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1344049.html)。未来还将写更多,因为毕竟自己自己写一部新的《华罗庚评传》,这样级别的伟人,有了记者(顾迈南)视角的传记,再有了学生和同行(王元)视角的传记,以及一些通过二手、三手资料写就的传记,我觉得还是不够的。原因如下:

1、华罗庚先生后期从事优选法统筹法推广时宏伟广阔的作为写得远远不够,虽然他推广双法时弟子三千,这三千弟子里面也有格外能写的,但是留下来的资料还是太过概括,缺乏全面系统阐述这段历史的记载。尤其是,从今天的视角看华先生的这些作为是管理科学在中国的先声,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2、华罗庚先生提出华氏经济数学模型的内容和价值写得不够。其实这是中国唯一一个能拿得出手的经济学派。

3、华罗庚和诸多人物之间的关系写得不够。

因为华罗庚本人的影响力,我的博文后有一些留言,表达了对我将撰写的这本《华罗庚评传》新书的关注和关切。我也就在这里简单回答一下其中的一些问题,以有程少堂先在 2022-6-22 21:25 的留言最为典型——

在我们 1950 后这代人心目中,华罗庚像神一样。如果陈安教授的《华罗庚传》,能把华罗庚先生当人来写,而不是当神来写,就可能超过以往的《华罗庚传》。

比如华罗庚与陈省身两位大师的明争暗斗真实情况如何,比如华罗庚与苏步青两位大师之间的嫌隙,比如中央研究院首批院士姜立夫先生为何没当成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流传很广的华罗庚先生企图抢在学生陈景润前面搞出(有人说是“剽窃“)哥德巴赫猜想传说的真相如何,华罗庚先生在数学之外过于用心等等传说的真相如何,如果这些能如实包括进去,那肯定是一部能流传的华罗庚传记。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先贴一下王元写《华罗庚》的初版序,该序写于 1994.3 。





对程先生问题的回答如下:

首先,作为一个有好奇心的人,关注的当然不太会是华罗庚的学术(纯数学部分太难了,上过大学数学系也还是不够的)。另外一方面,即便是正在从事华罗庚一手开拓的数学方向正在研究的人,也一样会关注学术以外的事情。名人就必然地存在这个问题,他的一切都会成为公众关心的内容。至于写成神,其实是很难的,因为在他的弟子眼中,华是个实实在在有感情有脾气的人,一切细节都还在记忆里留存呢。我反而觉得写成“神”很难。也许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宣传,在很多距离华先生很远的人看来更“神”。此外,“天才”也是人,不是神。

其次,程先生说到的华陈两位大师之所谓“明争暗斗”事,如果确有,录之亦无妨。但是,传记毕竟不是传奇小说,要事事有依据,而且最好不是单一来源的依据,这一点几乎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基本原则。

还有一个容易理解的情况是,全世界任何两个关系亲密的人都不可能只有相濡以沫的美好,一定会有和配偶的矛盾,和父母的不睦,和兄弟姐妹以及更远亲戚之间的相互嫌恶,如果有人一生从没有这些龌龊事,请一定告诉我,我要去你那里学习。而两个同时存在的数学天才之间,怎么可能只有相互欣赏?一定也存在对方某些方面自己不一定认可的一面。但是正如我们和亲人之间的矛盾如果不出现离家出走或登报离弃之类的表达,外人是难知道的,谁愿意“家丑外扬”啊?!如果自己确定没有扬,作为传记作者就只能说从证据上看这家没有什么看得见的矛盾——这是科学的看法和视角。如果只是如听壁角那样听来了俩人间的几句争吵就写进传记里去,那是不负责任的,更何况是程先生所言转了几手的“听说”,更是难以为凭。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两位数学大师之间的相互帮衬和扶持,华罗庚的美国外籍科学院院士就由陈省身(当时已经是美科院院士)写的成就简介,华去认领这个院士时和随员也一起住在了陈家里。陈后来回国时华罗庚和夫人以全聚德烤鸭相待,也还算热情吧。华的长子华俊东作为医院的大夫还刚好给陈看了次感冒,看到陈后他一下子想起来过去在西南联大两家相处甚好的岁月。

《评传》对于华罗庚与苏步青两位大师之间所谓“嫌隙”的处理亦同上。只要有证据说明俩人有嫌隙,就可以写之。如果没有依据,我想传记作者也不至于去吹了浮土找裂缝吧。

第三个问题,姜立夫为何没当成 1949 年后中科院的首批学部委员?要知道,学部委员/院士的评选是投票制,当不上的唯一原因只能是票数不够。当然第一次评和后面由已经是院士的人再投票还是会有一些不同的特殊投票机制。之前,当中研院成立时,姜立夫在数学家里确实票数是最多,其次陈省身,其次华罗庚,他们三个人都是一次当选。许宝騄和苏步青的院士资格进行了第二轮投票。第一届的数学家就这五个。

扯一句八卦,研究庄子的刘文典(曾任安徽大学校长,据说常凯申批评他的时候他才曾经一脚踢到了最高领袖身上,成为传奇人物)就没有当上第一届中研院院士。在其中,就有其时远在美国的傅斯年的作用。傅斯年看不上刘的庄子研究,确实不想让刘成为院士,但是他当时是为此写了信的,有书证,所以这件事写来无妨。如果有谁能这样举证说姜立夫的未当选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请即可把书证拍个照片发我,我会放进去的。只是甩来各种“听说”,就想据此纠正历史,这个就未免太难为我了吧。



姜立夫先生(上)与姜伯驹院士(下)

程先生说到的第四个疑问“流传很广的华罗庚先生企图抢在学生陈景润前面搞出(有人说是“剽窃“)哥德巴赫猜想传说的真相如何?”

——流传很广吗?我咋没听说过!

我还算认识不少数论领域的学者,以及紧密追随华罗庚的几位也已经年华老去八十多岁的先生,他们曾经告诉我华罗庚确实一直惦记着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甚至后期推广双法时也一直没放弃,还曾经在哈尔滨(or 黑龙江其他地方)推广双法时召集自己的学生讨论是否将哥德巴赫猜想继续纳入到团队攻关的目标。而这个攻关当然落不下已经证明了 1+2 的陈景润,程先生的这个说法又从哪里能够说明他要“抢在”“之前”呢?我只能说有这个想法的人对于华的性格和品格太不了解了!

还有,公众容易把哥德巴赫猜想看成最大的学问,说句大家不一定爱听的话,数论和图论(组合学)一样,都有着大量的公开问题,又因为这两个方向入门太过容易,很多人学完小学数学就觉得可以一步进入数论图论的研究中去,加上文学性的渲染,就觉得哥德巴赫猜想就是天大的学问了,皇冠上的名珠云云,其实数论和图论里面还有很多同一个级别的公开问题,这个和组合学里的柯克曼女生问题都是其中之一,也都算不上最重要的问题。

还有,华罗庚之前的成就早就超越了哥德巴赫猜想,所以,哪怕他证明了这一猜想,在自己一生的数学成就里也仅仅是锦上添花,并不会因为这个才证明了华的能力。

程少堂先生的最后一个问题,“华罗庚先生在数学之外过于用心”,你说对了,华不仅对数学有兴趣,对理论物理、管理科学、经济数学都有兴趣,他还对中国古诗里的逻辑混乱现象有兴趣呢,他的弟子陆启铿就一度和戴元本合作进行理论物理的研究,中国的管理科学也是华罗庚奠基的,且双法本身就是管理科学极为主要的组成部分。而经济数学,华罗庚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十篇连续剧式的论文是他在手稿丢失多年以后又根据回忆重写的。这些都是数学之外的内容。

我理解程先生大概想说华罗庚在政治上的追求,或者再说白了,传说中的“想当官”。程先生也在中国呆了那么久的时间,应该知道中国的高级官员不是求来的,尤其是对于原本就疏离于此之外的科学家,能当到什么级别的领导以及什么时候当,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所以,华罗庚先生之成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都非他想当就当得了的。对于科学界的各位,当或不当基本是你的科学成就和领导能力造就的,是“让”当才能当的。而在我看来,这个地位是华老应该有的。

到此,对于程少堂先生的问题回答完毕。

再顺便回答一下王永晖老师的问题,我因为看了李文林老师的《王元访谈录》,所以写了一句王元写《华罗庚》一书用了七八年的时间,这是访谈录里的原文,王老师说是 10 年,一年一章。我回答说没有十年,王老师不服气。其实,华罗庚先生在去世的 1985 年曾经委托王元为他写一部传记,王元也答应了,但是等华去世后一段时间才开始写,也就是说,肯定不会早于 1985 年 6 月,而根据《华罗庚》一书的初版序,王元是在 1994 年 3 月出版的这部书,当然,写完还要更早一点,毕竟编辑程序一般需要一年左右(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在计算机排版还没有普及的过去更是如此。所以七八年是一个比较准确的数据。一般写人文社科类的书,不可能按照一章接一章的顺序写下去(写了二十多本书的我也有经验),我不知道王老师“一年一章”的说法是哪里来的?!



虽然华罗庚先生有了不少传记,但是,伟人嘛,多一本另外视角的也还不错,说不定你会喜欢这本 3 年后出版的新书呢。这里的 3 年也是我的估计,不一定准确,其间我还会继续不断地在科学网上贴出中间产品,比如下周我可能会写一篇《《熊庆来传》里的华罗庚》,这样,“恩师-同行-学生”的三个视角就完备了。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1344179.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4-20 15:20 , Processed in 0.0654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