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yuanhong 发表于 2022-12-22 21:51

数学和古典诗词的意境

数学和古典诗词的意境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022-12-22 11:03 发表于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数学会 ,作者张奠宙

数字嵌入诗词,早已有之。郑板桥有咏雪诗: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诗句抒发了诗人对漫天雪舞的感受。不过,诗中尽管嵌入了数字,却实在和数学没有什么关系。数学和古典人文的联接,贵在意境。这要从徐利治先生的一段往事说起。大约在 1993 年,在无锡鼋头渚开过一次数学方法论的研讨会。有一天下午,徐先生作报告。他说了一个故事。

“我在数学分析课堂上,先在黑板上写了李白的名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然后问同学们哪一句可以和极限概念相通?大家的共同回答是‘孤帆远影碧空尽’。这说明,数学和诗词是可以沟通的”。



徐先生的演讲触动了我的心弦。我似乎看到了数学和人文意境互相沟通的隧道。徐先生的例子事关无限。无限,乃是数学家和人文学者都要面对的问题。彼此解决的途径可以不同, 但是思考时的意境必然会有相似之处。

于是,我接着思考有关无限的诗句。首先想到的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般的语文解释说: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然而,从数学上看来,这是一首阐发时间和空间感知的佳句。前两句表示时间可以看成是一条直线(一维空间)。陈老先生以自己为原点,前不见古人指时间可以延伸到负无穷大,后不见来者则意味着未来的时间是正无穷大。后两句则描写三维的现实空间:天是平面,地是平面,悠悠地张成三维的立体几何环境。全诗将时间和空间放在一起思考,感到自然之伟大,产生了敬畏之心,以至怆然涕下。这样的意境,数学家和文学家可以共有。尤其是,把时间和空间放在一起思考,可以说也在意境上与爱因斯坦的四维时空学说相衔接。我把这一想法和语文学者交谈,他们也觉得很有意思。但是,在应试教育盛行的标准化考试面前,这无论如何不能算标准答案,无法进入语文研究的视野。

无限有两种:其一为没完没了的“潜无限”,其二是“将无限一览无余”的“实无限”。有一次,一个朋友来家闲坐。问起 0.9999……=1 ,对不对。他随口说数列的无限就像长江流水滚滚来。这促使我想起杜甫的名诗《登高》中的两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句指的是“实无限”,即实实在在全部完成了的无限过程、已经被我们掌握了的无限。“无边落木”就是指“所有的落木”,这个实无限集合,已被我们一览无余。后句则是所谓潜无限,它没完没了,不断地“滚滚”而来。尽管到现在为止,还是有限的,却永远不会停止。数学的无限显示出“冰冷的美丽”,杜甫诗句中的“无限”则体现出悲壮的人文情怀,但是在意境上,彼此是沟通的。

我的第二波思考是将数学思想方法和古诗意境连接起来。有一年,我在河内参加一个会议。新加坡南洋大学的李秉彝教授和我同住一个旅店。他喜欢到古玩街闲逛, 收来一把茶壶,上面有诗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品玩之余,我们突然感觉到这首小诗在人文意境上和数学存在性定理彼此相通。文学家欣赏“云深不知处”的苍茫意境,而数学家则会关注难以名状的一种不确定性。隐者在哪里? “云深不知处”。但是他确实就在此山中。与数学的意境何等契合!

数学上常用反证法。你要驳倒一个论点,你只要将此论点“假定”为正确,然后据此推出明显错误的结论,就可以推翻原论点。苏轼的一首《琴诗》就是这样做的: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意思是,如果“琴上有琴声”是正确的,那么放在匣中应该“鸣”。现在既然不鸣,那么原来的假设“琴上有琴声”就是错的。由此可见,人文的论辩和数学的证明,都需要遵循逻辑规则。

最近,我开始第三波的数学意境研究,将数学问题求解的过程,用古诗意境加以比喻。这里也有一些例子。

首先是关于黎曼积分和勒贝格积分。苏轼《题西林壁》诗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图片

将前两句比喻黎曼积分和勒贝格积分的关系,相当有趣。苏轼诗意是:同是一座庐山,横看和侧看各不相同。勒贝格则说,比如数一堆叠好了的硬币,你可以一叠叠地竖着数,也可以一层层横着数,同是这些硬币,计算的思想方法却差异很大。横看和侧看,数学意境和人文意境竟可以相隔时空得到共鸣,发人深思。

最后一个实例是局部和整体。仔细琢磨一下微积分的核心思想之一,在于考察一点的局部。研究曲线上一点的切线,只考虑该点本身不行,必须考察该点周围的一些点,这就是局部的思想。一点的局部,只是考察该点的“附近”,却没有远近的确切要求。这种小大由之的概念,颇有一些哲学意味,它需要从意境上加以把握。为什么考察一个人,要问他/她的身世、家庭、社会关系?也是因为人是以局部而存在的。孤立地考察一个人是不行的。微积分学就是突破了初等数学“就事论事”、孤立地考察一点、不及周围的静态思考,转而用动态地考察“局部”的思考方法,终于创造了科学的黄金时代。可是,现在的微积分教材,对此只字不提,颇觉遗憾。

考察局部,何止于微积分?最近读到韩愈的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突然想到,诗的第二句当是阐述拓扑学上局部和整体的一种文学意境描写。就曲面来说,远看可以有整体的区分,例如球面和环面。但是,近看却都差不多,都是一个“圆片”:二维的欧氏平面的局部。这正如整体的草色只能“遥看”,一旦近了,到局部状态,那种“草色”就“近看无”了。

数学和人文意境的沟通,还会有许多其他的例子。比如《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和皮亚诺的自然数公理庶几相近。

来源:中国数学会通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学和古典诗词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