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yuanhong 发表于 2022-5-15 10:11

数学、文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纪念王元院士之作《中华赋》(丘成桐 著)出版上市

数学、文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纪念王元院士之作《中华赋》(丘成桐 著,王元 书)出版上市

好玩的数学 2022-05-15 07:00

以下文章来源于数理人文,作者丘成桐

好玩的数学按:《中华赋》由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作,由已故的著名数学家王元院士生前以书法形式写成,可谓数学、文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昨天(5 月 14 日)正好是王元院士逝世一周年,《中华赋》(丘成桐 著,王元 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对王元院士最好的纪念,谨向大家推荐这本数学、文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特别之书。


《中华赋》

作者:丘成桐 著,王元 书

书号:978-7-04-057948-2

出版日期:2022 年 5 月

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以赋的文体纵览从远古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写成了长篇的《中华赋》,本书是该作品的艺术再创作,由已故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书法家王元先生在生前以书法形式写成,集艺术性、文学性于一体;书中还附有丘先生原文及评注作为对照。丘先生文史修养深厚,曾说过:“中国古典文学深深影响了我做学问的气质和修养。”我们期望本书能受到广大学生、教师和学者的关注和欢迎。本书亦为纪念王元院士之作。

2021 年 5 月 14 日,王元院士仙逝。他未能等到《中华赋》的正式出版,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却有很多令人鼓舞振奋的事情出现,想必王元院士也会非常欣慰。2022 年 4 月 20 日,丘成桐先生正式成为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不日,我们这本书也和大家见面了。去年在王元先生去世时,丘先生写过一篇悼文以纪念他的老友王元先生,文字中既对王元先生的生平做了高度概括,又能体会到两人深深的情谊,原文如下:

一个小时前,数学所的教授通知我,说“元老去了”。元老已经九十一岁了,最近身体也不是很好,但是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十分惊讶。毕竟就在一个月前,元老很热忱地用他优美的书法将我的一篇文章写了一遍,这可能是元老最后一篇书法了。他退休以后,喜欢书法,学艺于欧阳中石先生。记得十多年前,我想找书法家书写我赞美陈省身先生的一幅对联。杨乐建议找元老,元老就替杨乐和我引见欧阳先生。欧阳先生十分爽快,写出来的对联现在挂在南开大学的陈省身数学研究所,陈先生泉下有知,应该是高兴的。他很喜欢那幅对联,坚持要我动笔,但是我有自知之明,书法太差,出不得台。希望以后有空练习书法,满足先生的遗愿吧。不过现在有了欧阳大师的妙笔,总算有个交代了。


(左起)欧阳中石,王元,丘成桐

其实元老和我的交往,可以远溯到四十多年前,当时我受华罗庚先生的邀请,第一次访问北京,一切都很新鲜,极为兴奋。

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招待我的有杨乐,王元和陆启铿等教授。我作了多次演讲,反应良好。元老是学部委员,对于学问,尤其是数论,极有见地。华罗庚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以解析数论最为杰出。元老是其中首席弟子,付出极多时间和这个团队成员交流,成绩斐然。其中佼佼者就是陈景润的著名工作。

以后路甬祥院长邀请我在科学院成立晨兴数学中心,杨乐是主要的负责人。从一开始,我就特别注重数论的发展。元老一直在帮忙,指挥他的朋友和从前的学生来学习和帮忙。其中受到他的影响而学问极为杰出的有张寿武,张寿武以后训练出来的学生也继承元老的心志,继续引进欧美在现代数论的重要成果。中国数学界在解析数论以外的领域,终于发展出现代数论的一大片空间,这些年轻的领导人埋头从事研究,现在回想,不得不佩服元老的胸襟和领导。

元老在研究数论的同时,又发现数值的均匀分布可以用解析数论中三角和的方法来有效处理。他和华先生的合作,完成了高维空间数值积分的重要文献,对于应用科学有极为重要的贡献,可以说是中国一百多年来应用数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即使在今天,众多的中国应用数学家的工作都没有达到他们的水平。

元老为人温纯敦厚,以助人为乐,和他相处,如沐春风。他退休后,勤练书法,我需要的时候,他总会帮忙。三年前,我带领团队去敦煌游览,有感而作了一篇《中华赋》,篇幅甚长,没有想到元老自告奋勇,花了很长时间完成长篇大楷,字胜于文,感激之至。谨写对联一首,纪念我们中国伟大的数学家,我们忠实的朋友和老师。


王元 院士(1930.4.29—2021.5.14)2021 年 2 月 5 日摄于元老办公室

于国为老,于业为宗,筹海浪推公展策,
成人在温,成名在数,华林木落我伤神。

丘成桐 敬挽

2021 年 5 月 14 日


《中华赋》(局部),丘成桐 作,王元 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与波士顿国际出版社合作出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学、文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纪念王元院士之作《中华赋》(丘成桐 著)出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