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yuanhong 发表于 2022-4-28 16:37

数学院“人和事”系列——新中国代数拓扑学研究的开拓者

数学院“人和事”系列——新中国代数拓扑学研究的开拓者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022-04-28 14:16



      张素诚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初中毕业后,考入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一次,苏步青应邀到该校作报告,号召青年学习数学,张素诚正是听众之一。受苏步青报告的鼓舞,张素诚在 1935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浙江大学数学系。

  在浙大,张素诚受到了陈建功、苏步青、钱宝琮、曾炯之、朱叔麟等有志于发展中国数学事业的前辈的教导和影响。钱宝琮曾开设数学史一课,他讲课不是罗列史料,而是既讲史实,更讲以史为师、以史为鉴,特别是元代以后的500年中国科学逐步落后于西方一节,给张素诚留下深刻印象,促使他下决心要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奋斗终生。

  1939 年,张素诚毕业后留校,由于工作努力,成绩斐然,于 1943 年获浙大研究院的科学发明奖,1944 年获当时教育部的科学发明三等奖。

  怀着对新中国的向往和为中国数学事业发展不懈奋斗的理想,受南昌大学改革委员会主任、江西省委副书记艾寒松的聘请,刚刚获得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张素诚,于 1950 年春返抵江西,任南昌大学教授。期间张素诚拜访艾寒松,艾为张素诚推进中国数学发展之心所感动,考虑当时南昌位置偏远,坦言建议其到北京工作发展。1950 年秋,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筹备处聘张素诚为副研究员。

  在赴数学所前的两年半时间里,张素诚兼任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教学工作之外,他还组织了一个拓扑讨论班,参加的教师有叶彦谦、金福临等,学生有王元、孙和生、郭竹瑞等。张素诚于 1952 年 12 月 20 日正式到数学所工作,负责几何拓扑组,当时组内有吴文俊、孙以丰。张素诚还曾组织讨论班,得到北大江泽涵的支持。在数学所,张素诚与吴新谋共用一个办公室,两人朝夕相处,彼此赞赏,成为良友。80 年代末期吴新谋已年近八旬,目力衰退,不良于行,张素诚每次讨论班后,信步吴寓,晤谈甚欢。临别吴新谋必送张素诚过中关村路,停立路北,向南遥望,不见张素诚背影方归。

  这段时间,张素诚在代数拓扑学方面取得了多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除发现了被国际同行命名为“张素诚法复形”外,他还于 1954 年在国内《数学学报》发表文章,独立证明了“拓扑空间同伦群满足的基本公理 Jacobi 恒等式”、独立发现了“在球面情形同伦论中极其重要的约化乘积构造”,时间均早于国际同行。可惜的是建国初期国内外学术交流中断,这两项工作未被国际同行所了解。

  从 60 年代开始,张素诚担任中国科学院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同时主持《数学学报》《数学进展》的日常工作。在此期间,他建立了一套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在建立稿件档案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编辑工作摆脱了过去基本上凭记忆、凭个人经办的手工状态,使编辑工作步入正轨。在编辑队伍的培养、建设方面,他也倾注了许多心血,为国内数学期刊的编辑、出版的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1972 年,停刊多年的学术期刊的恢复工作被提上了日程,《数学学报》《数学进展》等作为当时国内仅有的数学期刊,面临着如何做好复刊工作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为全国数学界服务,11 月张素诚由北京出发,历时月余,先后走访了南京、杭州、武汉、长沙、上海等地的许多大学,听取数学工作者对复刊工作的意见。走访中欢迎、支持的场面有,不理解、甚至遭围攻的场面也有,他都坦然处之。12 月 7 日,张素诚在上海拜访了苏步青。师生见面,无限感慨。苏步青将所著英文版《射影曲线概论》一册赠与张素诚,并赠七绝一首:

  三十年前在贵州,

  曾因奇异点生愁。

  如今老去申江日,

  喜见故人争上游。

  张素诚的这次走访,对全国数学界科研工作的再次启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76 年,张素诚从长期主管出版工作中体会到,原有的“死在任上”做法的弊端,建议四年改组一次编委会,编委的任期也应有限制。他从自己做起,将《数学学报》的工作移交了出去。

  这样,他又愉快地专搞拓扑学了。1986 年末,年逾七旬的张素诚从数学所退休,但仍在组织讨论班,指导研究生,工作不停。   

  (摘编自《中国现代数学家传》“张素诚”,作者沈信耀)

来源: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学院“人和事”系列——新中国代数拓扑学研究的开拓者